对于已有花蕾和花朵正开的植株,不能随意移动花盆,否则易引起落蕾、落花。花谢之后要任其自然凋落,不能将花茎剪掉。因为第二年的花芽大都还会在同一处萌发,若将其剪除,就会影响来年开花数量。
球兰与家居风格的搭配-球兰的风水学应用
球兰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球兰又名蜡兰、金雪球、玉绣球、樱花葛等,为萝摩科、球兰属多年生藤本常绿植物。藤蔓肉质,常有不定根生出,有丰富的乳汁。叶肉质较厚,且有硬质感,对生,有短柄,浓绿色有光泽,叶面上有银白色的斑点,叶卵状心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厘米至9厘米,宽2厘米至6厘米,先端短尖。总状伞形花序腋生,小花呈星芒状,有蜡质感,花白色或浅肉色,中心红色,娇柔美丽。每个花序有小花20枚至40枚,花开放时有一股好闻的芳香,香味夜间最浓。花开过以后,星状的副花冠脱落,留下花柄及辐状花冠,仍留在藤蔓上,来年再开花。
在北方养球兰一定要注重栽培环境的湿度。北方栽培球兰,最佳栽培位置应养在室内光线充足处或封闭的南向阳台上。阳台应当是封闭的,一是冬天可以保温,二来可以保湿。湿度不够时,可采取向叶面喷雾、地面洒水的办法解决。夏天,北方天气干燥,阳台的窗户常常启开通风,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给球兰叶面喷水,最好每天3次至4次,只有这样方可保证其生态生长的需要。球兰喜湿,这里说的湿,是指环境的湿度,盆土不要过湿,常保持湿润为好。盆中不能有积水现象,若盆土常有积水,导致新生根缺氧,易引起烂根,造成植株死亡。
球兰喜阳光,应将植株放在有阳光处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半阴处也可以,但往往花芽分化较少,所以不要长期放在室内较暗的地方。夏天,北方阳光过强,不宜将球兰放在太阳光下暴晒,防止阳光灼伤叶片,造成叶片失绿,严重者会使叶片脱落,影响观赏效果。
球兰的风水学应用
球兰又名蜡兰、樱兰,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茎肉质,茎节处生有气生根,能攀附他物生长。品种较多,叶形、叶色及花色各异。由12~20朵星形小花组成圆球状伞形花序。花冠有白、黄、红、紫等色,花期由夏至秋,盛开时宛如打开的彩伞,令人怡情悦目。盆栽球兰,可选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与粗沙(或膨胀珍珠岩)等量混合作基质,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
春、秋季节放在室外朝南窗台上或室内南窗附近培养,即能保持叶色翠绿光亮,开花良好。夏季需要移至遮荫处,防止强光直射,否则叶色易变黄。若长期将其放在光线不足处,则叶色变淡,花少而不艳。生长季节除浇水要见干见湿外,还需经常向叶面上喷水。夏季浇水要充足,同时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以利健壮生长。
生长旺季每月施1~2次氮磷结合的稀薄饼肥水。冬季室温保持在10‘C以上为宜。幼株宜于每年春季换一次盆,成株可每隔1~2年换一次盆。换盆时要剪去部分老根和除去部分陈土,增添新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生长良好,叶茂花繁。
培养球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球兰为多肉植物,叶片内含有较多水分,因此浇水不能过多,否则易导致根系腐烂。
(2)球兰不耐寒,生长适温约为15℃一25℃,若冬季室温低于5,C,即易受寒害,引起落叶,甚至整株死亡。
(3)对于已有花蕾和花朵正开的植株,不能随意移动花盆,否则易引起落蕾、落花。花谢之后要任其自然凋落,不能将花茎剪掉。因为第二年的花芽大都还会在同一处萌发,若将其剪除,就会影响来年开花数量。这一点也正是许多花友养球兰不开花或开花很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4)幼株宜早摘心,促使分枝,并及时设立支架,使其向上攀附生长。花盆宜选用高脚盆,以便成活后置于高脚几架上欣赏。
球兰在家居中的作用
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福建民间草药》)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南宁市药物志》)补虚弱,催乳。(《贵州民间药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3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
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
治痈肿初起:
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乳妇奶少:
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
治风湿关节痛:
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睾丸炎:
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治疗: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肺炎:
取球兰1两(小儿每岁2~3叶),捣烂绞汁,调蜜或水煎服。观察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共40余例,证明有较好效果。以对肺热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较差。另有以球兰叶3~11片和荸荠3~11个,洗净绞汁或加水煎服。每日2~3次。治疗麻疹后期并发支气管炎、肺炎9例,多数服药1~3日体温趋向正常。
治疗乙型脑炎:
取鲜球兰叶适量捣烂绞汁,加30%葡萄糖、0.6%氯仿。1~2岁每次10毫升,5~6岁每次20毫升,10岁以上30毫升,每日3~4次。治疗35例,治愈33例,2例无效(属偏湿型)。据观察,偏湿型病例用药后可使痰涎分泌增多,须结合辨证论治,加用其他药物,才能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