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不少人因为贪图一时便宜而选择了价格相对较为低廉的小产权房,然而调查发现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纠纷也随之增加,很多人因为出售小产权房后,又看到低价增长了好几倍,违背诚信与道德单方撕毁合同,使得买卖双方对簿公堂。抓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办事,完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靠法律来约束行为、调节关系、规范秩序。针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纠纷,多种案例判决结果和判定依据均各不相同,若悠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郑州张先生来电咨询:
2003年10月,我与赵某签订房屋买卖协议,约定将我名下的小产权房卖给赵某,价款为18.8万元,赵某在协议签订之日起3日内付清房款,同时我交房给赵某。协议签订后,我与赵某如约履行了协议,但因买卖的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属于集体土地,房屋一直未能办理过户手续。5年后,该房屋因征地被划入拆迁范围,我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与赵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同时要求赵某退还房屋。请问,我们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否有效?
律师解答: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土地征收带来巨大的拆迁利益,部分农村居民将农村的小产权房出售后,违背诚信和罔顾道德,以诉讼方式追讨小产权房。按现行的法律规定,大多法院会确认这类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买卖双方各自返还房屋和房款。但仅此并不能解决买卖双方的纠纷,因房屋升值或房款贬值所造成的纠纷是现实存在的。
虽然出卖人主张小产权房买卖协议无效通常会得到法院的支持,但这一行为显然有失诚信和违背传统的道德。如出卖方均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巨大的利益,社会的道德危机便在所难免,且对买方来说显然有失公平,法院似乎也会成为这种不诚信、不道德行为的帮凶。因此,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考虑提起诉讼一方要求确认小产权房买卖协议无效的真正目的、房屋交付的时间长短、房屋的重置成本及一方因此获得的利益大小,公平合理地进行处理。如卖方确实因出售房屋后不能解决住房问题而诉请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协议无效的,则协议被确认无效后,买方不应从中获利。
一般来说,买卖行为结束的时间越久、买方使用房屋的时间越长,就越应当维护交易的稳定和安全,即使房屋买卖协议被确认无效后,买方因此可得到的利益就应越大。总之,因房屋买卖协议无效的可得利益不应由一方赵独享有,而因考虑各方
面的因素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但是,可得利益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配应起到现行法律对此类交易行为的指引和教育作用,而不是纵容此类交易行为的发生,如此才能抑制小产权房的买卖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