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房产 • 正文

网游实名注册要解决哪些条件

发布时间:  浏览: 449 次  来源:网络

部分网游实名注册形同虚设

网游实名制何以遭遇双重尴尬

网游实名制有名无实?家长担忧门槛太低形同虚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现有2.65亿网游玩家。但本报记者从一些网游运营商处了解到,大部分玩家都没有实名注册,而即便是进行了实名注册的少部分人,其真实身份信息也没有去核实,随便找一个别人的身份证号码也能开通网游。

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游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按说对2.65亿网游玩家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实名制,因为网游账户需通过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但是在第一天执行中遭遇到的种种尴尬却折射出这一制度仓促出台的懒政。

网游实名制遭遇双重尴尬。一是游戏玩家的“变通”。不少网友为了逃过网游实名制监管,借用或者盗用他人的身份资料完成账号注册。比如从网上搜索到政府网站公布某次评选活动获奖名单中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选取后输入验证成功,完成整个过程就几分钟,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有的网友干脆利用“身份证号码生成器”软件随机生成一个号码,而网游系统只能通过玩家身份证号码判断其是否为成年人,而其他信息则无从核对。网友之所以不愿以自己的实名玩网游,就是害怕因此泄露个人信息,带来种种不利后果。

二是经营业主的“对策”。为了方便未成年人使用有效的成人身份证号码注册游戏账号,不少网吧老板主动为玩家提供身份证号码,网络上有关“免费提供身份证号码”的信息也比比皆是,甚至有老板代替消费者填写身份信息。而游戏网站一方面迫于法规压力,要做出守法经营的姿态,比如申明“将用户账号信息提交公安部门验证”等等,而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到个案调查需要,谁也不会“没事找事”;另一方面不去主动寻求公权支持进行技术升级,以“无能力对注册信息认证”为借口,推卸监管之责,似乎并非有意。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拿父母的或他人身份证进入游戏界面,最后一道防线的游戏网站只能选择让他长驱直入,畅游其中。

要真正推行网游实名制,至少要先解决三大前置条件:

一是立法规制所有上网行为都必须实现后台实名制,规范和约束“人肉搜索”,切实保护网民私权。除了基于“社会公益”目的的“人肉搜索”合法化外,明确禁止非法手段收集个人信息;除特殊情形下获得授权外,禁止以他人名义上网,否则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兴利除弊,消除网民实名上网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共享与包括网游公司、网吧在内网络经营主体联网的鉴证系统,对网民上网行为像银行那样当场对比照片。还可以将人体红外技术、指纹鉴定技术引入身份鉴证系统,确保网民上网的排他性与真实性。同时借鉴购票实名制,限定个人使用身份证进行网络操作的频次。三是以零容忍姿态强化对身份证使用的监管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现行“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或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只有从事犯罪活动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应将追究刑责的门槛前移,这样才能遏制乱用他人身份证上网的行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述三大问题没解决就匆匆实施网游实名制,显然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