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要判几年?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私有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小于三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判处大于等于三年小于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由于逃逸造成当事人死亡的,判处大于七年的有期徒刑,且被吊销驾驶证,终身不能考。当肇事逃逸者逃逸后,有悔改行为,去自首,积极配合调查,会适当从轻处理,一般会在大于三年小于七年的范围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而离开事故发生现场的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肇事者对自己造成的交通事故假装不知道而逃离现成的,也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当肇事者逃离事故现成的原因不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而是其他原因,比如怕遭到被害者亲戚朋友或者围观者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但快速报警,接受调查,接受法律处理者,一般不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因此在判定交通肇事逃逸时,一定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确保使用准确的法律。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对认定的交通事故不存在争议,并决定撤离事故现场自行协商解决的,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报案的,则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
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相关条款?
(一)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三)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四)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以上认定标准在全国各地交管部门和法院具有共性。
综合上面所说的,交通肇事逃逸之后那么对于当事人必定就会承担相应的刑法责任,而对于怎么判刑,那么就要看当时受害者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一定要按流程来进行处理,同时肇事之后同样也要承担起受害者所有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