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事 • 正文

根据规定诈骗坐牢还要还钱吗?

发布时间:  浏览: 105 次  来源:网络

一、根据规定诈骗坐牢还要还钱吗?

1、诈骗案件的涉案当事人坐牢了,也有可能会需要还钱。

承担了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民事责任。除非原告放弃债权,否则债务是仍然存在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不仅仅是按流水量刑

诈骗是按流水来定罪量刑,但确定最终刑事处罚的时候不仅仅考虑流水,具体数额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数额在3000到10000的量刑较轻;三万到十万的则要处以更高的刑罚。五十万以上的,则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3、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二、被诈骗了怎么办?

1、当事人被骗,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

被诈骗分子诈骗了,当事人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1)收集与诈骗有关的证据。例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电子数据等;

(2)收集完证据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认为要追究刑事责任,会立案侦查,对诈骗所得一律进行追缴并责令退赔;

(3)如果退赔后不能赔偿全部损失的,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诈骗分子赔偿损失。

2、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三、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不同、行为手段不同、侵犯客体不同等。

1、直接目的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直接目的是获取非法利益,不是占有所吸收的存款;而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集资款为直接目的。

2、行为手段不同

集资诈骗罪采取欺诈的手段,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以诈骗为手段。

3、侵犯客体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秩序,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

诈骗案件的涉案当事人不管是否需要坐牢,都有可能需要承担还款义务。对于诈骗行为人不还款的情形,可以在法院审理诈骗案件期间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如果对诈骗坐牢还要还钱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