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鉴定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分级标准是:
一级医疗事故:
他人过失行为直接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但不包括一些患者自身患病严重或疾病晚期导致的死亡的情况,这些是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的;
二级医疗事故:
他人过失行为直接造成患者中度残废、身体各个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包括严重智力障碍、双目失明、永久性造瘘主要器脏受损,长期药物或器械维持等情况;
三级医疗事故:
他人行为造成患者轻度残疾、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受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
他人行为只造成一点患者明显人身损害,各个方面都没有很大问题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做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途径有什么
做医疗事故鉴定的三种申请途径:
一是直接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把鉴定申请移交到医学会;
三是由人民法院委托。
首次鉴定: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各区县医学会来组织,如果医患任何一方,对首次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之日15天内,申请再次鉴定。
再次鉴定:由市一级的医学会组织。医学会在接到鉴定申请后,会向医患双方发放提交材料的告知书,医患双方交齐鉴定材料后;
由医学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人数,组织医患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专家,向鉴定专家送达鉴定材料,组织召开鉴定会。
在专家合议形成鉴定结论后,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书,由医学会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方或委托方。一个鉴定周期通常需要60天左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有什么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2.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3.对鉴定过程的说明;4.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5.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6.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7.医疗事故等级;8.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医疗事故鉴定分级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