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能网上查到吗
原则上来说,以维护个人隐私以及尊重刑事案件中的保密措施为出发点,取保候审这一类的信息通常并不应该在网络上进行公开展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明文规定,唯有当法院作出最终的宣判并且经由法律生效之后,与之相关联的犯罪行为记录才能够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公开。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公开途径来获取关于某位特定人士是否处于取保候审状态的具体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取保候审能几次为限
关于取保候审申请的次数,法律其实并没有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明确的限额设定。通常来说,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要求,申请人就完全有权利进行申请。取保候审,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确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详细而言,其定义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社会司法机关对于那些尚未经逮捕或虽已被捕但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了防止他们逃脱侦查、起诉和审判,往往会责令他们寻找合适的保证人或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同时还需提交相关保证书,以此来确保他们能够随时听从传唤,并且对他们采取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性手段,
最后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并履行相应职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取保候审制度,希望朋友们有所了解,并且在必要时积极使用这项权利来保护自己。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依照规定,取保候审的个人信息应当得到妥善保管,不得在互联网上泄露,以确保隐私权及刑案保密性得以维护。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之规定,仅在案件经由法院审结并对实体判决进行公示,且该法律效力开始有效之后,有关犯罪纪录方能合法地向社会公众公布。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无法轻易从公开渠道获取到某位人士是否正在遭受取保候审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