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事 • 正文

什么情况下构成刑事案件?

发布时间:  浏览: 206 次  来源:网络

一、什么情况下构成刑事案件?

1、实施了违反《刑法》的行为、且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构成了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2、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

(1)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

(2)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

(3)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

(4)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

3、刑事案件构成要素:

(1)作案时间要素;

(2)作案空间要素;

(3)案件相关人要素;

(4)案件相关行为要素;

(5)案件相关物要素。

还有一个简单的鉴定方式,如果鉴定构成轻伤以上则为刑事案件。

二、刑事案件怎么提取证据?

1、刑事案件提取证据的方式包括勘验、检查以及搜查等。

(1)勘验、检查

勘验是司法人员在诉讼的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等进行查看和检验,以发现、收集、核实证据的活动。侦查人员勘验现场的程序和方法。检查是执法人员检查人身或者在特定场所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检查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如检查人员不能少于两人,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人员必须出示证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拒绝接受检查的,侦查人员可以依法强制检查,检查要制作检查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人员签名或盖章,等等。

(2)搜查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但是,由于搜查是一种极为严肃的法律行为,它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利益,特别是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涉及到人权保障的问题,因此,一要严格控制适用,二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特别要严格批准程序,搜查时要依法制作笔录,搜查中的扣押要开列清单,等等。

(3)扣押

扣押通常是结合勘验、检查、搜查等同时进行,它是执法机关依法暂时扣留与案件有关的物品的一种专门调查活动。物证的扣押,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协助执法中,扣押通常只是一种执行措施。由于刑事诉讼中的扣押,关系到公民的物权问题,因此,必须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对于扣押的各种物品,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一旦查明与案件无关,必须在3日以内解除扣押、冻结,退还原主。

2、刑事案件的物证如何提取的注意事项:

(1)事故物证的提取工作,应在事故痕迹勘验工作完成之后实施,以免影响事故痕迹的勘查和鉴定。

(2)为了保证事故物证检验鉴定结果的准确可靠,在勘查和提取物证的过程中,要防止所提取的物证被污染。

①提取物证之前,切勿在物证部位及附近用粉笔、圆珠笔或蜡笔等勾画。

②提取物证所用的各种工具、包装物、容器等必须干净。

③用同一工具提取不同部位的物证时,每提取一次,都必须把工具擦拭干净。

④提取各种物证。特别是提取油脂、血迹、人体组织等,切勿用手直接接触物证。

(3)所提取的物证样品,要随时注明提取部位和名称,以免混淆。

刑事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立案后侦查,在作出立案的决定之前,公安机关需要依法确定该刑事案件是否满足了立案的条件,在确定满足相应条件之后,会作出立案的决定。立案后需要展开侦查工作,收集相关证明特定公民、单位确实犯罪了的证据。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