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察院认罪认罚不起诉的规定包括什么?
在我国对相关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我国相关的依法从宽的处罚要求决定,我国会根据相应的案件情况对相应的当事人的违法情况进行相应的考虑。对于相关案件罪行较轻,且有相关认罪认罚的当事人进行相应的免于起诉的决定。
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自愿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见证下签署具结书的,对符合刑罚裁量条件的适格犯罪嫌疑人,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诉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对于依法不构成犯罪、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经过补充侦查依然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出法定不起诉或者存疑不起诉。
二、认罪认罚的处理原则
开展认罪认罚不起诉,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法办理原则,应当遵循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确保案件处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权利保护原则,应当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确保其了解认罪认罚的性质和法律后果,自愿认罪认罚;
(三)证据裁判原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收集、固定、审查和认定证据,不得以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代替检察机关案件审查职能的行使,确保司法公正。
(四)裁量有据原则,对犯罪嫌疑人启动认罪认罚不起诉,既要坚持发挥检察自由裁量权原则,又要坚持依法有据原则,应当在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下,进行检察自由裁量权;
(五)接受监督原则,对犯罪嫌疑人启动认罪认罚不起诉,应当自觉接受本院纪检部门、上级检察机关及代表、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必要时,应当进行听证和宣告。
刑事案件审查结束时,承办检察官发现犯罪嫌疑人实际羁押期限已接近或者超出实际可能被判处的刑期,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的,一般应当作出认罪认罚不起诉处理。
共同犯罪中处于次要、辅助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所做的供述和指认对于查清犯罪、指控主犯起到重大作用,同时具备法定的减轻、从轻处罚情节,综合考量其法定最高刑不超过三年有期徒刑的,一般可以作出认罪认罚不起诉处理。
承办检察官应当综合考量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认罪认罚的态度以及其供述、指认对于查清犯罪所起的作用以及所涉嫌犯罪的性质,综合作出裁量。
犯罪嫌疑人已达起诉条件,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规定宣告刑可能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适用缓刑条件,且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没有起诉必要的,可以对其作出认罪认罚不起诉处理。
依照本条作出认罪认罚不起诉的,应当同时要求犯罪嫌疑人在本院规定时间内完成社会公益服务,并提供相关证明。
犯罪嫌疑人依照本院规定的时间完成社会公益服务,经查证属实,且没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证据变化的,应当对其作出认罪认罚不起诉处理。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承办检察官可以不附加条件提出酌定不起诉的处理意见,但应当说明不需附加条件的理由。
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案件,应当主动发挥审前分流的积极作用,对其中人民法院可能判处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单处罚金的轻微案件,应当作出酌定不起诉处理。
对于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处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单处罚金的案件,承办检察官应当书面向部门负责人说明理由。
我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做出相关规定,对这类人的相关的合法权益和相关的免于起诉的决定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或在重大案件中有立功表现的当事人,相关的检察院决定处以相应的免于刑事起诉的相关决定。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厉的打击任何一种犯罪的行为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之后,我国的刑事法律也是会依法酌定减轻的,此时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检察院认罪认罚不起诉的规定包括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