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什么是一般刑事案件?
一般刑事案件指的就是违反我们国家《刑法》当中的规定,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二、刑事案件几审是终审?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根据规定,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就结束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的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庭审判,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审”。在通常情况下,一审所作出的判决、裁定不能立即生效,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抗诉。
一审的人民法院就应当将该案送交给它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再进行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审”,审理结案以后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最后的判决、裁定,审判结果宣布以后立即生效,交付执行。这种两级审判制度被称为两审终审制,它是我们国家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
三、公诉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公诉案件一般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条件具体如下:
(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二)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公诉就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
四、经济案件属于刑事案吗?
经济案件不一定属于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分为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两种形式,民事案件指的是发生在法律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一些争议,当事人无法进行协商解决,从而通过司法机关进行界定的案件。刑事案件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认为被指控涉嫌侵犯了刑法保护的一些社会关系。所以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相关刑事责任,进行立案侦查审判,并且给予一些刑事制裁。
五、刑事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首先,公安机关会视情况对其进行刑事拘留,三日提请检察院批捕,可以延长一至四日,检察院一般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如果是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或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捕的时候可以延长至一个月,也就是说刑事拘留一般是十多天,最长是三十七天。
逮捕后的侦查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区、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等可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对于可能判十年以下刑罚的嫌疑人,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
也就是说,在公安阶段的时间一般是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最长是八个月。
然后,案件由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写出起诉意见书及案卷、证据移送到检察院,即审查起诉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可延长半个月。
刑事案件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为公安立案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审理判决阶段,案件适宜简易程序的大概三个月会判决。通过上述文章什么是一般刑事案件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