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事 • 正文

被刑事拘留什么时候判刑

发布时间:  浏览: 73 次  来源:网络

一、被刑事拘留什么时候判刑?

1、被刑事拘留后的五个月到七个月左右可能会被判刑

各环节的办案时限如下:

(1)刑事拘留30天;

(2)审查逮捕7天;

(3)逮捕后侦查期限60天;

(4)审查起诉45天;

(5)法院审理45天;以上合计197天,不包括可能发生的:

(6)对于团伙犯罪、重大复杂案件等特殊情形,可以分别报地市级和省级检察院延长(逮捕后)侦查期限1—5月;

(7)审查起诉阶段,因证据不足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多2次、30天/次、每次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时限);

(8)法院审理阶段,检察机关认为需要延期审理的期限(最多2次、30天/次、每次重新计算审理阶段的时限)。

2、从刑事拘留到开庭,视案件情况,没有规定确切的时间。

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公民不知道家属什么原因被拘留了怎么办?

1、公民不知道家属因为什么原因被拘留了可以委托律师了解案情。

由于家属一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以“捞人”的名义诈骗,忽视了聘请一位专业的刑事律师去会见当事人,这极有可能导致案件错过最佳时机。

根据我国刑事法律规定,公安侦查阶段,除了办案警官可以提讯当事人,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其他人比如夫妻、父母、子女等都无法见到本人。

此外,鉴于现在疫情反复,每个当事人在被送往看守所前都需要经过一定的隔离期(一般为7-14天),隔离完后才会转运至看守所,此时律师才可以预约会见。

2、公民在知道家属被拘留后,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律师与当事人沟通

当事人被关押在派出所、看守所期间,各种衣物可能会出现短缺的情况,而且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未成年人、女性、初犯、经济犯罪的当事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如果遇到“牢头”欺负,往往会受到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

而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其普及法律知识、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同时还可以了解当事人的生活需求(衣物等),并传达当事人与家属之间的嘱咐(与案情无关的内容),在特定情形下还能帮助当事人实现转仓、保外就医等特殊需求。

(2)及时申请取保候审或羁押必要性审查

①只有当案件移送到检察院以后,律师才可以看到完整的侦查卷宗和证据材料(阅卷)。在此之前,除办案机关外,任何人都无法直接接触到案件材料。因此,在等待的过程中,家属心中往往伴随着无法抑制的焦虑、心慌与担忧。

但是,在侦查阶段,家属和律师并不是无所作为的。相反,聘请律师尽早介入,将有助于快速了解案情,并尽可能争取取保候审。

②通过会见当事人,律师可以了解案情轻重,制定下一步的辩护策略(有罪/无罪辩护;罪轻辩护);并且可以根据案情申请取保候审,如果当事人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案情相对严重),还可以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办案机关经审查后决定取保候审或变更羁押方式的,会通知家属及辩护律师,家属带齐身份证明去看守所接人即可。

如果未予批准,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也会出具书面通知,这说明案情较为严重,案件接下来有较大可能性会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三、拘留24小时没被释放会被逮捕吗?

1、拘留24小时没被释放可能会被逮捕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2、拘留24小时了,还没有出来,说明公安机关未拘留错

家属可以委托律师去公安机关了解情况,看公安机关是否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不需要进行逮捕的,家属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公安机关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来确定强制措施。

如果只是采取了刑事的措施,刑事案件的侦查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故此即使被拘留者后期会被法院判刑,在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之时,也无法确定具体在哪个时间点会被判刑。以上就是关于刑事拘留什么时候判的相关介绍。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