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事 • 正文

医疗损害案件的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  浏览: 162 次  来源:网络

一、医疗损害案件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三年内起诉有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身体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最长保护期是二十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发生医疗事故后怎么处理

1、卫生行政部门依职权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处理;

2、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3、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处理;

4、医疗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在以上四种方式中,行政机关的处理内容包含医疗损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等问题,但不含对赔偿等民事责任的处理。后二者包含民事责任的处理,但不包含行政机关对事故机关和责任人的行政处分。在四种方式所处理的同样内容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和医患双方的责任分担等问题上,诉讼处理优于行政处理;协商处理不具有强制性。

三、构成相应的医疗责任事故的主要情形包括哪些?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2、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

3、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麻醉方式、部位、药品剂量错误,麻醉过程中不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查对而造成错发、错配、错用药物,或违反药物配伍禁忌,或不按规定做药物过敏试验;

5、护理中不按规定交接班,不遵守医嘱,不严格执行查对等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6、不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供应的器械、敷料、药品不符合消毒要求;

7、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失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漏报、错报、迟报结果及违反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延误治疗;

医疗损害案件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以上就是关于医疗损害案件的诉讼时效的相关介绍。看完上文内容后,还有其他想要咨询的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