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事 • 正文

执行回转立案的依据

发布时间:  浏览: 423 次  来源:网络

执行回转是指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执行的法院或者其他执法机构撤销、变更,是对被执行财产恢复到执行开始时的状态的一种救济措施。执行回转是一种执行错误的补救措施,那么执行回转立案的依据是怎样的?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什么是执行回转

执行回转又称再执行,是指在案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法院或其他有关机关撤销或者变更的,执行机关对已被执行的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时的状况的一种救济制度。执行回转制度是针对执行发生的错误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3条和《执行规定》第109条对此作了规定。

二、执行回转立案的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财产,不予以返还的,强制执行。

执行回转须具备下列条件:

1.执行回转以执行根据被依法撤销为前提。

2.法院执行回转也要有执行根据。

3.原法律文书已经为人民法院执行完毕。

三、执行回转的程序

(1)本院作出执行回转裁定。

执行回转也叫再执行,执行回转裁定用原执行案号,在执行回转裁定中应写明,裁定如下:xxx应在本裁定生效之日起x日内向xxx返还已取得的财产xx及孳息xx;不能退还的折价抵偿。逾期不履行的,本院将依法强制执行。有执行机构的原承办人组成和议庭作出裁定,送达双方当事人。

(2)执行回转应重新立案。

当执行回转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就可作为执行回转立案的执行依据,原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负有回转义务,当其未按执行回转裁定自动履行回转义务时,权利人可申请本院强制执行,本院可依职权立案执行,用新执行案号,应将原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列为被执行人。

(3)当事人对执行回转裁定不服可提出执行异议。

《民诉法》225条规定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法的,可提出执行异议,理由不成立,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自收到裁定之日起10日内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若悠网。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