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急救常识 • 正文

硫酸甲酯中毒急救手册

发布时间:  浏览: 709 次  来源:网络

硫酸甲酯(别名为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略带洋葱味的油状黏性透明液体,挥发度大,熔点为-26。8℃,沸点为188。0℃,蒸气相对密度为4。35,液体相对密度为1。332(20℃);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极易水解成硫酸和甲醇;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与氢氧化铵反应剧烈;硫酸二甲酯急性毒性类似窒息性毒剂光气,比氯气高15 倍。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后可引起染色体畸变,故其已被列为人类致癌物。同时也属于高危险化学品,极易发生事故。

硫酸甲酯(别名为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略带洋葱味的油状黏性透明液体。1月30日,一辆私自改装并载有19。98吨化学品的槽罐车,由于车辆前部与驾驶室相连的焊接处出现裂缝,在107国道湖北孝感段发生严重的泄漏事故。事故共造成101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事故的真凶是硫酸甲酯。

1983~1992年,由于设备泄漏或爆炸、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容器破损、清洗或检修带有残液的设备等原因,仅在上海市就发生了17起硫酸二甲酯引发的中毒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硫酸甲酯的毒性

硫酸二甲酯蒸气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吸收。低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可刺激眼睛及呼吸道黏膜,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硫酸二甲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人若在500毫克/立方米的浓度中停留10分钟即可致死。硫酸二甲酯水解后产生的甲醇、硫酸及中间产物硫酸氢甲酯可引起全身中毒。硫酸二甲酯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引起结膜充血和水肿、角膜上皮脱落,使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此外,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硫酸甲酯的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 潜伏期为15小时左右,其症状为:眼痛、怕光、流泪、眼脸肿胀、结膜充血和水肿、角膜表层水肿、视力模糊、瞳孔缩小,鼻干、咽喉干燥及疼痛、干咳,口腔及咽部黏膜有点状出血,肺部有少量干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且两肺下野较明显等。

中度中毒其潜伏期5小时左右,除明显的刺激症状外,其主要症状还有:气短,胸闷,咳痰或轻度呼吸困难,呕吐、头痛、眩晕,全身无力、嗜睡、麻木等,两肺有散在干湿性罗音,伴有胸闷及轻度紫绀,两肺散在干罗音或伴有局部湿性罗音或两肺散在喘鸣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两肺中下野可见斑片状阴影或肺野透过度降低,伴有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

重度中毒 其潜伏期约2~3小时,上述症状更为严重,并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痛、烦躁不安等症状,明显呼吸困难,紫绀,两肺散在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多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出现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还可伴有窒息、气胸、纵膈气肿、皮下气肿,严重者会出现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急急救与防护

救援人员应立即将中毒者抬离毒区或给其以防护,脱去中毒者身上的被污染衣物,用清水或2%~4%的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其皮肤,及时给其吸氧。中毒者眼部染毒时应在现场及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再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用可的松与抗生素药水交替滴眼;对因喉头水肿而窒息的中毒者可行气管切开术,严重病例可给予大剂量可的松类激素;对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者可注射小剂量阿托品,对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解痉剂。此外,应给中毒者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对有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48小时,中毒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活动,还要保暖,保持安静,同时应注意迟发性中毒效应的发生。

军用系列防毒面具、防毒衣及各种隔绝式面具对硫酸甲酯均有较好的防护效果。救援人员进

入毒区现场时不仅应对呼吸道做好防护,还应注意做好对全身皮肤的防护。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