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无事生非源于心理失衡
第二章:别以为别人也在乎
第三章:沉默在沟通中的意义
第四章:人生的“地下室”
第五章:不当欲望的奴隶
有句话叫做:无理取闹,必有所图。那么无事生非呢?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无事生非?对于这些心理失衡的无事生非者他们的不平衡又在哪里?
无事生非源于心理失衡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五十八回中把强盗分为上百种,其中一种就是“无事生非”,即无端制造麻烦。到了现在,这一成语中所指的蛮不讲理的强盗少了,见风就是雨、造谣惑众的“长舌”者却越来越多。
无事生非者爱嚼舌头,无非出于几种目的。一、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这属于价值观偏颇、道德感缺失范畴。二、“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内心有许多欲望纠结的人,往往通过添油加醋地议论别人,把这些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让被压抑的“本我”逃过“超我”的审视,痛快地喘上一口气。三、“皇上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在一个群体中,大家注意的焦点是不断转移的,而在添油加醋、传播是非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被关注的“新闻人物”。
其实,这三种情况都是出于心理失衡,而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无事”,不过这个“事”理解为追求和劳作,也就是说,生活无所事事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在近期的《环球科学》中,美国心理专家凯利·兰伯特就指出,从远古开始,自然就赐予了人类一种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 努力奖赏——— 当人获得保持和促进生存的资源时,大脑会依照“程序”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由此提高人们控制外界环境和对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能力、带来更积极乐观的情绪。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的报告指出,比起饱经风霜、辛苦劳作的中老年人,坐享现代化成果的年轻人却更加抑郁。另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中期出生的人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20世纪早期出生的人的10倍。也就是说,现代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剥夺了我们双手劳动的机会,也就使我们对抑郁症等疾病没有“还手之力”。
由此可见,改变无所事事的状态,多给自己找一些有益于事业成就、身体健康的事情做,以此促进5—羟色胺和内啡肽等情感激素分泌,这比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来得自然和有效,能从症结上解决心理是非。而“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心理症结没有了,由此产生的口头是非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
别以为别人也在乎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朋友点了点头。
现在的人常常将获得了官职、名气、金钱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有了它,就觉得自己眉毛都高了三分,生怕衣锦夜行。但我们却很少考虑你炫耀这些东西的时候别人怎么想,也很少考虑炫耀到底是否真的有助于打造自己的形象。
权势不值得张扬。一个人做了官有了权力,报纸上天天发表你的重要讲话,电视里夜夜有你的高大形象,这个领导小组那个决策委员会标着你的高姓大名,可以让你体会到自己的操纵力,感受到改变一个单位乃至一片巨大的行政区域的激情,很好。但你必须知道,生活中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并不想做官,只是希望顺着自己的性情做一些喜欢做的事,陶渊明、嵇康、李白、陈寅恪都是这样的性情中人。不想做官,自然也就不会羡慕官,炫耀权势只会让人觉得你浅薄。
知名度不值得标榜。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名气大些再大些。我老家的张大婶目不识丁,可人家会做媒,做一对成一对,张大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是吹牛,论起做媒,十里八乡谁也赶不上我。”张大婶是个农村妇女,尚且如此看重名气,更不要说那些可以依靠名气获取各种物质精神利益的城里人了。然而,一个人名气再大,也是你个人的,跟别人没有多大关系。你低调,别人会觉得此人谦逊;你过于高调,别人只会认为你虚荣。
金钱不值得显摆。一个人有钱不是坏事,有了钱,想住别墅一句话,想到国外遛一圈比穷光蛋逛趟公园还快;别人只能在电影里看明星,你可以将她娶进家里。然而,钱这种东西也最容易使人物化和堕落,这个世界上偏偏就有一些人对钱的欲望很淡薄,他们看重的是内心的快乐,只要有吃有穿,基本不再想钱的事。在别人面前显摆金钱,只会被人视作庸俗。
人活在世界上,我们自然不能事事都跟着别人走,只要尊重道德和法律,你想说什么就可说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但同样,我们也不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不能强求别人在乎我们在乎的东西。你爱权,也许别人爱名;你爱名,也许别人爱清净;你爱清净,也许别人爱热闹。认为自己喜欢的事别人一定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一定厌恶,千方百计要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那一点点优势,说轻点是轻浮,说重点是愚昧。
俗话说:“百人百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约束自己的骄傲,尊重他人的性情,这个世界就会云淡风轻、姹紫嫣红。
沉默在沟通中的意义
在人们的习惯意识里,“沟通”几近等同于“语言交流”,人们总觉得“沟通”就是有声的对话。但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古德曼对沟通却作出了一反常规的论断:“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他从心理学角度对沟通的内涵作了独到的补充,这句话,管理学上称之为“古德曼定理”。
也许人们会觉得古德曼定理有些离谱:如果大家都保持沉默,鸦雀无声,沟通还能进行吗?
中国有句成语是“沉默是金”,它与“古德曼定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有些场合,学会沉默内敛,这其实是一种成熟的人生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些矛盾会因为沉默而得以缓解;一些不可言明只可意会的事情也因沉默得以传递,一些内涵复杂的意思同样因了沉默有了深刻领悟的可能……古人因此用金子来形容沉默的珍贵。沟通,毕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声的会话。七嘴八舌、先声夺人其实最容易使沟通陷入尴尬的困境。那些涉世未深刚走进公司的上班族,他们年轻、天真无邪,充满青春热情,一打开话匣子往往滔滔不绝,甚至不管大家有无聆听,只顾自说自话,其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古德曼定理所说的:“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并不意味着否定说话所具有的重要沟通效果,古德曼教授只是站在心理学独特的角度表述了自己的见解,给沟通的定义打了一个漂亮的补丁,辩证地认知沟通。
聆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沉默,沟通在许多时候正需要沉默来完成聆听。你一语他一言,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话,谁来当听众呢。没有沉默的听讲者,发言再响也失去了意义。当开会时,领导在讲台上发言,会场越是鸦雀无声沟通效果往往也就越好,当会下一片嘈杂,会上的发言者就可能要浪费口水了,这也是对发言者的一种漠视、不尊。
思考,也需要沉默,沟通中聆听的一方若没有沉默的时间用以思考,就难以透彻理解发言者的意思。发言者并不能通过大声说话把思想复制给别人,只能通过沉默思考,提高说话的艺术感染力来打动听众,同样,给听众一定时间的沉默去琢磨,对参悟发言者的话语内涵肯定有帮助。
沟通的间歇也是一种沉默,当人们进行过一次满意的沟通之后,都会暂时停歇、沉默下来。吃饱饭之后要消化,听多了发言也需要领悟,沉默、静静地思索是消化别人话语的最好途径。
古德曼定理补充了沟通的外延意义,使之臻于完善,提示沉默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的悟性,一半应该归功于沉默中的思考和感悟。有时候,沉默中的心领神会,甚至可以胜过千言万语。
人生的“地下室”
《挪威的森林》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灵魂的所在地。深处暗室,闭门独修,正是为了面对真实的自我。”
从此,我知道了人生应该有一个“地下室”。这个“地下室”,可以自我疗伤、自我咀嚼、自我思考。一个没有“地下室”的人,哪怕地上的房子再华丽、再漂亮,也是一种“贫穷”和“困顿”。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为了静心沉思,他听从内心的召唤,去森林中过着一种隐士生活。自己种豆和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全心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
面对人们的不解和嘲讽,棱罗决不动摇自己的选择和目标。他说,自己到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命太宝贵了,他要过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绽放自己的心灵。
日本着名作家川端康成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受名之累,利之苦,热衷于被官方、民间、电视广告商人等拉去“作秀”。天长日久,渐渐地迷失了自己。面对陷入这种种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最后自杀而了却一生。
临终前,他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整天生活在高高的楼房上,一刻也不得安静了,我想拥有一间小小的“地下室”,也成为一种奢侈和不可能,这是多么大的一种人生悲剧啊!
他是着名的古籍整理暨文史研究专家,他编撰的《苏轼年谱》、《苏辙年谱》、《三苏年谱》,被学术界称为“迄今为止三苏研究的最高成果”,他就是无冕学者孔凡礼。
其实孔凡利并非没有“加冕”的机会,而他却一再选择了放弃。他或因编务、公务与古籍整理难以兼顾,或因离京太远耗不起而一一婉辞。一次次与编审或教授头衔擦肩而过,然而,在丰厚的学术成果面前,他的“失去”,显得那么的微小。
他在给友人的信件上说,当我在自己人生的“地下室”里编撰古籍时,我的心灵变得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宁静,那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不当欲望的奴隶
活得快乐平安是许多人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快乐和平安呢?我的体会是这样三个字:“去妄想”。我对许多朋友说过,所谓“去妄想”,不是多么高深的大道理,恰恰是自我调整的最本质的东西。
在生活中,“去妄想”是三个层面的事情。
第一个层面:是把“不正”的欲望、念头、想法去掉。
所谓“不正”就是歪的东西,邪的东西了,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偷盗,都属于此列;想不劳而获,属于此列;想占有别人成果,属于此列;损人利己,属于此列;做不道德的事,属于此列。总之,于理于法不容的东西,是我们要去掉妄想的第一大类;说得再世俗一点,凡是不合道德的事情都不要做。道理很简单,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必然会心不安,如果一个人偷了、盗了,还想使自己快乐平安,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快乐平安,第一是去不正之妄想。
“去妄想”的第二个层面:是指去掉“不该”的事情、“不该”的想法。
什么叫不该?比如你为自己制订的目标太高了,你的力量又达不到,那么,这个目标就是“贪心”了。这种贪心既会伤了自己,也会伤了家人。这就属于不该。你虽然不偷不盗,不去害人,但是你的野心太大了,超过了实际的可能,超过了自己能力所限,结果必然是自我折磨。仅仅这一条,再想做到心安,肯定是没用的。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对“贪心”做减法,却想求得平安快乐,是本末倒置。
每个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不正”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比较容易划清界限,去掉妄想;而“不该”的事情,要做到去掉妄想就比较难了。要明白,这种不该的妄想对心灵的折磨和伤害是特别大的。无论在事业上、挣钱上、情感上、人际关系上,人们追求的目标都可能离开了实际,这点要清醒。
第三个层面:要去掉“不对”的事情,“不对”的妄想。
什么意思呢?你做的事情可能在道德上没有错误,不属“不正”;在目标的高低大小上似乎也和自己比较符合,没有过贪,不属“不该”;但是你达到目的的方法不对、不妥当,本来有妥当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你的方法不当,还自以为很高明,这也属于妄想。
如果能够从这三个层面去掉妄想,人就会越来越智慧。
我曾经写过一句话:“天花乱坠无多用,一戒落实金泉涌。”有的时候,我们从心头戒掉一个贪,去掉一个妄见,立刻会感觉到自己的解放。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本来状态不错,突然生出一个念头,这念头可能是有关自己在事业、职场的某些设想,立刻就感到心头不轻松,立刻就增加了焦虑。哪怕你只是刚刚说了句大话,不过是吹吹牛而已,吹完以后,会发现自己反倒有点焦虑了,这就是“贪念”对自己的迫害。
所以,要能够从“去妄想”出发调整自己的心灵状态,只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做得对的事情,这样才会从容自然。
人生可以积极,可以进取,但一定不要过分地紧抓住自己的欲望,要松弛一些,对自己的欲望要时时有所审视。
结语:无事生非对被人没有好处,但是对自己就不见得没有坏处了。经常无事生非的人如果仔细想想会发现,自己在无形之中越来越不受人欢迎了。(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06,作者:丛中,游宇明,许亮生,李良旭,柯云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