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养生保健 • 正文

合理用药 七个我们常见的用药误区

发布时间:  浏览: 366 次  来源:网络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病而服药一些药物,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些药物服药的正确方法,所以我们便经常会出现一些服药药物的误区。甚至有些人因为服药错误而导致身体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服药呢?服药有哪些误区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七个常见的用药误区

现象一:乱服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

很多网友不了解长期服用止痛片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痛觉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依据。止痛类药物容易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针对病因的治疗。遇到疼痛后简单地寻求止痛药的帮助,可能会错过对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因此,在遇到某些不知原因的疼痛时,患者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止痛药。如果需要使用止疼药物,每次服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3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长期服用止痛药会让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如此长期服用下去,就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损害,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药物的食用量。过度的服用止痛药会严重伤害到心血管系统及肝肾的功能,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用药原则。

现象二:服用过量维生素,良药变毒药

许多人每天都会服用大量维生素,但大部分网友却不了解维生素一般服用方法。专家指出,服用维生素前提条件是掌握“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所谓“适合”是指应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来定制补充方案。

如感冒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而“适度”强调的是不要认为维生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就盲目补充。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引起中毒。

比如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的中毒综合征,导致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服用5万~10万国际单位,6个月左右可发生慢性中毒;除维生素A外,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因此,维生素不能吃得过多,也最好不要空腹服用。

现象三:自行调快输液滴速,严重可致死亡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在打点滴的时候,觉得点滴的速度太慢了,于是自己将点滴速度调到最快,根据网上调查,基本上所有打过点滴的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然而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身体很不好,如果强行加快点滴速度,很有可能让我们出现昏厥现象。

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腹泻等就去医院输液。公众用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

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

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后果。如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钾剂滴速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过快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可引起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中国药学会专家提示公众: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现象四:润喉片当零食,长期口含反伤喉

润喉片种类繁多,但润喉片毕竟是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清凉的薄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口咽并无炎症也经常含服的话,口腔黏膜血管因经常收缩,易致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大部分中药制剂润喉片含有冰片,冰片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但易造成滑胎、流产,孕妇在服用润喉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此外,润喉片通常还含有碘,虽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口腔黏膜刺激性也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诱发口腔溃疡。

很多人服用润喉片都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我们在食用润喉片的时候,一定要把药片放在我们的舌根部,不要咬碎,更不要给咽下去,就让它在那自行消化。含药片的时候应该尽量少说话,最好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喝水。

现象五:小小创口贴,乱用有风险

部分网友反映在皮肤受伤后第一选择就是使用创口贴,其实,创口贴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于不同的创伤,使用创口贴方式不能一概而论。中国药学会专家强调:首先,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用创口贴,而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其次,小而深的伤口也不宜用创口贴,因为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尤其较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若再贴上创口贴,会加重感染;对于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口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对于各种皮肤疖肿不能使用创口贴,因为创口贴吸水性及透气性较差,不利于脓液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此外,其他污染较重的伤口,已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的创面,皮肤病创面等,均不宜使用创口贴。

在使用创口贴前应检查创伤面是否遗留玻璃屑、泥土等污物。如有污物,需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贴敷创口贴。创口贴也要每日更换1次,以防感染。

现象六:“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

很多网友不了解哪些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其实,“药驾”危害并不比“酒驾”小。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一些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抗偏头痛药,可引起驾驶员嗜睡;一些镇咳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能导致驾驶员出现眩晕或幻觉;某些解热镇痛药、解除胃痉挛药、扩张血管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可以引起驾驶员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某些镇痛药、抑酸药、避孕药,可使驾驶员出现定向力障碍。

专家强调,驾驶员需要注意服用的药物是否含有对驾驶能力有影响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对驾车有影响的药物应在开车前4小时慎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若必须在驾驶前服药,可选择替代药物,如过敏时尽量选用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小的抗过敏药,感冒时选用不含镇定和抗过敏成分的药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后稍事休息,或少量进食以防血糖过低。

现象七:补钙过量,反而影响儿童发育

各种补钙产品充当了广告界的“宠儿”,从孩子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补钙,但是对于不同阶段人们每日钙摄入量标准,许多网友不甚了解。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

对于儿童来说:0到6个月的婴儿每日钙摄入量需300~400毫克;1~4岁儿童每日需要600~800毫克,4~14岁每日800~1000毫克。如果儿童补钙过量,可能会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儿童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成人的钙推荐摄入量为每天不多于2000毫克,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还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等。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能力减退,所以在补钙时更要格外注意。

推荐老年人补钙应以食补为主,重视营养合理配餐,选择含钙量较高而又购买方便的食品,同时要与锻炼身体相结合,补钙的剂量掌控在每日1200~1500毫克为宜。

健康用药小常识

健康用药的基本原则概括地讲就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用药有效。具体包括以下7条:

1.正确的诊断。

2.注意病史和用药史。

3.注意个体化用药。

4.严格掌握适应证。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6.注意不良反应。

7.全面深入地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注意药物的选择(疗效高、毒性低)和用法(合理的疗程和合理的停药)。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合理用药。安全的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其次是药物的有效性,这是使用药物的关键。如果没有疗效,就失去了药物本身的意义。临床上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避免不良反应、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

再次,在药物使用安全有效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如果一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也谈不上合理。

最后是适当,适当包括7个方面

1.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同类药物中,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适当的合并用药。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不要凭自我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适当的时间。根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最合理的给药方案是设计出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是指综合考虑用药的目的、药物性质、病人身体状况以及安全经济、简便等因素。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适合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如治疗结核病要打持久战,至少需要服药半年以上,而治疗痢疾则需速战速决,一般采用3~5天疗法。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小病,而出现这些小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值得往医院跑一趟,于是就会自行吃药。可是吃药也要吃的对,不能盲目的进行服药,文章中叙述了我们常见的服药误区,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谨防自己也出现这种现象。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