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最省事的养生方式?不吃不动,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就能达到养生效果,相信这对于怕麻烦的都市人非常吸引。其实,人的一生有1/3在睡眠中度过,正确的睡眠方式与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养生关系密切。
注重睡眠可养生
中医提倡“未病先防”与“上工治未病”,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所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提高正气与抗病能力为主的养生观点。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调节日常生活方式,可以养生防病。至于睡眠养生,中医自然也有独到秘笈。
注重睡眠可养生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的观念全世界通用
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陈秀华指出,随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
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中医养生对睡眠的要求也很高
饮热牛奶
陈秀华副教授指出,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肾相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调理睡眠障碍
药膳调理睡眠障碍
失眠、多梦、浅睡、易醒,相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最熟悉的困扰。这些睡眠障碍,属于中医理论“不寐”、“郁病”、“虚劳”、“心悸”等范畴,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如郁病多与西医的抑郁症、焦虑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年老体虚或久病重症而致“虚劳”也会影响睡眠;因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睡眠障碍,正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相符;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心悸、气促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也会影响睡眠。
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我们常说健康的体魄来自于充足的睡眠,睡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项研究表明,每天睡觉8小时会让你死得更快,那么每天睡几个小时最健康养生呢?
睡眠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实,睡觉并不是倒在枕头上,盖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睁开眼睛醒来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渐变过程。为什么我们有时醒来后,身体会神奇般地恢复力量,而有时却感觉比睡觉之前还累呢?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状态所不同而导致的。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几千名志愿者进行过睡眠时的脑电波记录后,揭示了人体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体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期,后是快眼动睡眠期,之后再重复开始,一夜大约有4-6个睡眠周期。
美国研究发现,凌晨两点后才入睡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对身体脂质新陈代谢带来严重影响,容易增加心脏病风险。
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白天经常脑袋“放空”或昏昏欲睡吗?星期一早上总是很难从床上爬起来吗?如果是这样,你一定会断定:“我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所带来的害处,相信我们都耳熟能详了:精力不济、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甚至是机体的过早衰老。
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拥有的睡眠时间是7至8个小时,但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实验却得出了个耸人听闻的结论:“每天睡8小时会让你死得更快。”
这项实验长达六年时间,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联手进行。他们对一百万名年龄介于30岁和102岁的对象进行了观察。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年龄、病史、健康情况等都已被考虑进去,他们是跟与自己身体状况相似的对象作比较的。
研究发现,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时的人,这个系数也要低于睡够8小时的人。
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小建议
1、跟着太阳同起落:尽可能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或在起床时点一盏很亮的灯。明亮的光线会让人体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在晨光中晒上一小时,你会觉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
2、别躺在床上干瞪眼:如果你躺着实在睡不着的话,也别在床上干熬着。起来到别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书报,听听音乐甚至看看电视,直到你觉得疲倦为止,只是要避免让自己太过于兴奋。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会让你更难睡好。
3、调整一下室温: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太热或太冷的房间,都会让你的身体紧张,从而更难入睡。
以上养生结论指出,睡眠节律最重要,睡得过多或过少都会死得快,那么除了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习惯你有没有注意到呢?不良的睡眠习惯会让你越睡越老的!
睡眠节律的恶性循环
那些夜里常常醒来,或者在还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前就醒来的人,他们的睡眠节律是很混乱的,脑电波图在各阶段都显示出快速、急剧升降和受到抑制的波型,这在正常人睡眠中是见不到的。
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好了4-5期的深度睡眠,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免疫系统能够得到加强,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补充。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赖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对于人体反而是有害无益的,它甚至会缩短你的生命。
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你的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又让你的免疫力降低了。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
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睡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睡眠系统,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他们感到白天缺乏活力时,往往会想:“我睡得太少了,要多睡会才行。”而不是问自己:“我的睡眠质量是不是不够好?要怎样才能改善呢?”
其实,对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来的人来说,醒了你就别硬躺够8个小时了,只要你觉得头脑清醒,感觉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动吧。而长期觉得睡眠不足,怎么也睡不够的人,也许你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调好闹钟,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有规律些。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吃得八分饱,也许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即使到点之后还觉得困,你也应该说服自己别再赖在床上了。
5个睡眠现象暗示疾病 当心睡出问题
磨牙
口腔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是情绪兴奋的源点之一,具有反映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如果白天的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进入睡眠时,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就仍会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地做咀嚼动作。
调查显示:性格内向、压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的人易发生夜间磨牙。当您想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很有可能在睡眠中出现磨牙。许多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还证明:磨牙症患者较非磨牙症患者的悲观情绪较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出现上述情况时都会磨牙,还存在个体的差异。
另外,梦中常磨牙,还与寄生虫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例如蛔虫病也会导致磨牙。蛔虫的扰动会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并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从而导致磨牙。
不喜欢吃蔬菜、长期营养摄入不均衡,会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到了晚上,面部咀嚼肌就容易不自主地收缩,产生磨牙。
【对策】
偶尔磨牙对健康并无碍,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以下几种养生方法有助于预防磨牙:
1、白天常微微张开口腔或做脸颊热敷,试着放松下巴部位的肌肉;
2、少嚼口香糖,不咬香烟、铅笔;
3、如果磨牙是因压力引起的,可以通过运动、深呼吸或做瑜伽来放松身心;
4、有蛔虫病的人应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5、食用洁净的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6、如果经过一个月的自我治疗仍没有改善,可以请牙医配以咬合板或护牙套以防牙齿受损。
流口水
睡着的时候,由于肌肉松弛,嘴就会张开,引起流口水,这种现象在侧睡、疲劳、很困倦时候尤其容易发生。中医认为,睡觉经常流口水可能是脾虚的表现。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正常人睡觉时,大脑会控制唾液量的分泌,倘若分泌量增加,就可能是神经调节发生了障碍。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引起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会使口腔出现炎症,促进睡眠时唾液分泌。
鼻炎、鼻窦炎等疾病也会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出现流口水现象。如果鼻子经常不适,又伴有流口水现象,就应当警惕鼻炎。
【对策】
要想减少睡觉时流口水的现象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睡前不要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
此外还可以尝试调整睡姿,以半侧卧为宜。如果流口水是由牙病引起的,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去除牙石,积极治疗牙龈炎。
说梦话
现代医学对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做梦不是一部分人特有,而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一种生理活动,是介乎睡眠和觉醒之间大脑活动的第三状态。梦大约占去人生睡眠时间的1/5。由于梦因、梦量、梦境的不同,使梦的内容变化各异,从而形成了生理梦和病理梦。
说梦话,是指睡眠中讲话或发出除了鼾声以外的某种语音,醒后不能回忆,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现代医学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与做噩梦、梦游情况等合并出现,很多人都偶尔会有说梦话的经历,这并不需要担心。但如果说梦话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导致人体白天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应寻求治疗。
人睡着后并不表示大脑会完全休息,某些脑细胞甚至会更加活跃。倘若白天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夜晚就容易说梦话,梦话的部分内容往往与平时思维相仿,大多为白天所想的事情,这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对策】
经常说梦话,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表现,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与长期高压力的生活有关,所以平时最好适当调整生活节奏,缓解心理压力,补充营养。
旅游或长距离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能有效防治神经衰弱。
中医养生认为:
引起做噩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谓阴虚指的是肾阴虚,火旺是心火旺肾阴不足,就会导致心火旺盛,而产生噩梦、失眠、心慌、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有腰酸的表现。
平时要注意补肾阴,可以长期服用杞菊地黄丸。因为肾阴不足,还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饮食清淡,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莲子等化火食品。
打鼾
正常情况下,打鼾大多是身体疲劳引起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进入睡眠,人就会无意识地用口呼吸,从而吸入更多的氧气,消除疲劳,这就会使软腭等部分软组织加剧震动,引起鼾声大作。
还有不少人睡觉习惯性地躺着或者是趴着,这样睡觉姿势不利用肺部活动,极容易造成打鼾。有人以为,打鼾就是睡得香、身体好的表现。其实不然,经常打鼾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如果鼾声忽高忽低,间歇数十秒到数分钟无声无息,就很可能是患了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由于鼾声引起呼吸暂停疾病,出现这类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呼吸科就诊。
打鼾还会使大脑和血液长时间处于缺氧、低血压状态,神经系统会自我调节,以维持血压正常,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上呼吸道的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或畸形,也会造成呼吸道狭窄,造成打鼾。因此,经常打鼾者应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疾病,例如腭扁桃体肥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口腔炎、咽炎等。
有研究显示,肥胖者打鼾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多倍。这是由于肥胖者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导致呼吸不顺畅所致。
【对策】
有养生专家指出,如果是由于个人习惯或者心理造成的打鼾,患者可以通过自我治疗来避免打鼾,但是如果是由其他疾病造成的打鼾,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 行治疗,否则后果更加严重。爱打鼾者,平时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打鼾的症状:
1、调整睡觉姿势:这是根据患者睡觉习惯来治疗的,如果患者是由于姿势不对导致打鼾,那么只要患者通过调整姿势就可以避免打鼾。
2、减肥:如果患者是由于过于肥胖导致打鼾,那么患者最好是控制体重,平时少摄入脂肪过高是食物。
3、减压: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患者就需要通过减压的方式来减少打鼾,患者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者去散散心。
腿抽动
很多人在入睡和睡眠过程中会偶尔出现腿部抽动,但一般频率很低,不会对睡眠产生影响,这属于正常现象。
但如果每小时抽动超过5次,将会造成睡眠质量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周期性腿动”,一般不会产生失眠和白天倦怠,不用上医院治疗;如果因此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影响了白天的生活、学习,则称之为“周期性腿动疾病”。
周期性腿动疾病主要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腿部(偶尔胳膊也会出现)周期性、不自主的抽动,通常间隔几十秒出现一次,一小时超过5次,可发生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表现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局部弯曲,经常引起短暂或完全惊醒而导致睡眠断断续续,但患者本人经常感觉不到这些动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就诊了。
【对策】
要改善腿部抽动现象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浸泡双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平时要多喝牛奶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及时补充钙质。
养生谨记睡觉四个戒律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
在少林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老是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第二条:睡时宜一切不思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最后化为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入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源于入睡时有挥之不去的杂念。
此时,不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以免耗神,更难入睡,最好的办法是起坐一会儿后再睡。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酝酿情绪也很关键,以便给心神一段慢慢沉静下来的时间。“先睡心,后睡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或者跏趺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养生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第三条: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
午时(相当于上午11点至中午1点),此时,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其实,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3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5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第四条: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会超过早上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对人体养生而言,早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早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
此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点到9点最为活跃,是营养吸收的“黄金时段”。所以,千万不要赖床,头昏、疲惫不堪很多都是由于贪睡引起的。
女人最伤身的睡觉习惯 你有几个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如果你在睡觉时的习惯不好,对身体的危害会非常大。尤其是以下几种习惯,对女人来说,应该绝对禁止。
1、睡前生气
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唿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
2、睡前饱餐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3、睡前饮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若睡前喝茶,特别是浓茶,中枢神经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4、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应当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作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5、枕头过高
从生理角度上讲,枕头以8~12厘米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头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涨、眼皮浮肿;过高,会影响唿吸道畅通,易打唿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你知道睡眠养生有什么好处吗?
良好的睡眠有益于养生,能提高身体素质,使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和谐幸福的生活。但一份网上睡眠调查显示,80%的都市成年人睡眠不健康。睡眠能调整阴阳、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睡眠等方面,专家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睡眠与自然阴阳变化有关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说明阴阳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必然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专家说,一年有四季,四季有节律,人体的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如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逐渐复苏;夏日万物争荣,人们也应晚睡早起,努力拼搏;秋季草木凋零,阳气收敛,人类应效仿鸡的作息,早卧早起;寒冬阳气下沉,人们应早睡晚起,不要过度消耗体内阳气。顺应四季阴阳变化的作息,会给我们健康带来很大的收益,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中医学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睡眠养生的经典条文,其要旨不外阴阳平衡四字。《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一日之中白天属阳,夜晚属阴,睡眠与卫气行走有关,卫气日间行于阳则寤(醒),夜间入于阴则寐(睡眠)。这段话不仅告诉我们睡眠产生的机理,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会在夜间入眠。
睡眠是平衡阴阳的重要手段
电灯的发明照亮了夜间世界,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也从此被改变了。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剥夺了全球更多人的睡眠时间。专家举例说,有一位着名漫画家,由于年轻时过多的工作,不注意休息,在知天命之年就疾病缠身,不得不中断其漫画创作。就诊于中医后,大夫在开药方的同时,告诉他好好睡觉。于是,漫画家坚持正常作息两年后,身体状况大大改善了。
他说,这是因为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拥有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醒着的时候阳气在活动,是阳气消耗的过程,长期剥夺睡眠时间,阳气则会过度消耗,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将会发生。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睡“子午觉”提高休息质量
怎样做才拥有健康睡眠呢?专家告诉大家,坚持睡“子午觉”,可以提高我们的休息质量。他解释,“子午觉”分为“子觉”和“午觉”。子时指23点到凌晨1点两个小时。此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午时指11点至13点,也是阴阳交接之时,称为“合阳”,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养阳最好。所以午休也是很好的睡眠养生,但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夜间休息。
由于睡眠与体质有关,睡眠也因人而异。8小时睡眠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因体质的不同,有些人睡眠较少,有些人可能偏多,但只要不违背自然阴阳变化规律的睡眠,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他提醒老年人,随着能量和体力的衰减,老年人不仅要保证睡眠时间,更应讲究睡眠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充足酣甜的睡眠乃健康长寿的根基所在。
规律生活有助于睡眠养生
专家分析,胃看似与睡眠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怎么会影响睡眠呢?中医讲,胃主降,胃降则和。患有胃病或者吃晚饭过多的人,胃气上逆,则使其无法安卧而影响睡眠。所以,为了更好地睡觉,晚饭不宜过饱。
睡前不应做剧烈的运动,也不宜使情绪起伏较大。专家建议,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从而帮助身体逐渐入静。
静则生阴,阴盛则寐。另外睡觉前用温热水泡脚,可以加快下肢的血液循环,促进心肾相交,阴阳合抱,睡眠可达最佳境界。
睡觉养生的十大误区
睡觉看似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却影响着你的健康,现 在很多人都加班熬夜、而且还会给自己准备夜宵,这些无疑会影响你的睡眠,因此一些人通过吃药物来帮助睡眠,而这只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并不能让睡眠问题从根 被上解决。所以即使是睡觉这样简单的事情,也存在着误区,那么你又知道多少呢?
误区一:服用安眠药入睡或保持睡眠
安 眠药掩盖了睡眠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失眠的深层次问题。很多关于睡眠的研究都发现:无论是处方的还是非处方的,在长期看来都是有害的。它们都有高度的易上瘾 性,并且有潜在的危险。对于短期的使用,也许有时需要些安眠药,但是一段时间后,它们只会让失眠的状况更糟,不是更好。如果你服用安眠药一段时间,请求医 生帮你制定一套养生的方法,脱离对它们的依赖。
抛开身体的因素,压力应该是致使睡眠紊乱的头号杀手。暂时性的压力就会导致慢性的失眠和睡眠节奏的紊乱。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它们不能是他们全速运作的大脑歇息 以致无法入睡。做些呼吸练习吧,恢复性的瑜伽或冥想一些恬静的事情都是有帮助的。这些都有助于使你的大脑宁静,减轻惊恐与担忧带来的压力。
误区二: 用酒精帮助入睡
因为酒精有一些镇静的功效,许多有失眠症的人们便通过喝酒来改善睡眠。酒精对于最初的入睡时有些许帮助的,但是随着身体的分解,它往往会在后半夜损害睡眠质量,使睡眠的整体时间减少。经常性的在睡前喝酒会削弱它的促进入睡的功效,相反,破坏性的效用却会保持甚至增加。
误区三: 看着电视入睡
因 为你在起居室看着电视睡着好像很自然,所有许多人就在床上看电视希望能帮助我们睡着。但是要是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不久后就会醒来。这将建立一个恶心循环使 得劣质睡眠被加深。几年来,我有很多病人失眠是出于这种状况。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别再床上看电视,床只能和睡觉联系在一起。
误区四:失眠时起来运动
很多人认为,晚上睡不着时可以起来做运动,尽量把自己搞得很累,然后就能很快睡着。
“过量、剧烈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于海亭主任医师说,如果实在睡不着,不如起床看书、散步,待心情放松后再睡。“如果想以运动助力睡眠,最好在下午3点以后,而睡前两三个小时则不宜运动,但可选择饭后散散步。”
误区五:周末补足睡眠
每逢周末,很多上班族趁机“补觉”,蒙头大睡十几个小时。有的人不但没有神清气爽,反倒吃不下东西,头脑昏昏沉沉,心跳忽快忽慢,呼吸也不均匀。
“当 睡眠不规则时,人的整个身体就会进入无规则状态。食欲低下、恶心、变得抑郁,或是无法集中精力。”养生专家提醒,平时工作时间紧张、睡眠不足的人群,最好在熬 夜后的12小时内补足睡眠。如果可能,中午再睡上半个小时的午觉。“一定不要一整天在床上处于昏睡状态,连续15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还可 能让人难以入眠。”
误区六:没有一个固定睡眠模式
我 们常认为可以通过在下一个夜晚早点上床来弥补失去的睡眠,但是生物钟调节健康睡眠模式的能力是基于保持严格的作息之上的。我们在周末熬夜,期望在接下来的 时间里补上睡眠,或者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弥补这周不足的睡眠。这两种作法都打乱了身体的节奏,特别是熬夜的周末更是容易引起接下来工作日的失眠。
这 时候你就需要每天准时地起床睡觉,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如果你想有健康的睡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身体会因为规律的生活而倍感舒适,并且,一个保持不 变的睡眠习惯对于生物钟的增强时在好也不过了。每天在同一个时间醒来或睡去就有利于保持一个不变的睡眠节奏,同时提醒大脑在特定的时间释放睡眠或清醒荷尔蒙。
误区七:用“长时间的小睡”来补充睡眠
白 天睡太久,特别是下午四点过后,在晚上你看电视时,即使是几个简单的鸡啄米式的打盹就能毁掉你良好的睡眠节奏让你和一个晚上安恬的睡眠说再见。如果小憩是 绝对必须的,那么你就要确定一天只能一次并且要在下午四点之前。通常,短时间的休息不会影响,实际上,午饭后或半小时或20分钟的午休,只要在四点之前, 于大多数人还是有益的。
误区八:没做准备
期望身体从全速运作状态转让完全停顿而没有减速缓冲,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身体需要时间制造所谓的神经传递索来向大脑的睡眠中心发送反馈信号,大脑将分泌睡眠激素来让你有打盹的感觉。
制造一个人工的“电器落日”晚上10点过后,就别坐在电脑(电视)屏幕前了,关掉所有的电器。这些东西对大脑的刺激很大,能让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清醒。 当然,你得准备一张床。在你入睡前的一个小时,先把电灯的亮度调暗,洗个热水澡,听一些令人安静的音乐,做一些恢复性的瑜伽或放松的动作。让你的身体与心理都准备入睡是很有必要的。把一切阻止你睡眠的的让你分心的东西(生理上或心理上)统统拿走。
误区九:没有给你的身体适当的睡眠信号
我们的身体很大程度上依靠外界信号来告诉它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清醒,而最基本的就是外界是亮还是暗。但是我们工作生活在一个人工点亮的世界,常常忽略 了最明显的规律:自然的太阳光。但我们睡觉时,我们机体需要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来分泌一种重要的睡眠激素--褪黑激素。而我们的卧室常常不是完全的黑暗, 因此影响了这一项”重要的工程“。
找出你卧室中的罪魁祸首:发着红光的闹钟显示;你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的充电器上的红色指示灯;电脑显示屏;无绳电话电话的指示灯;dvd时钟和计时器。即便是最微弱的一点亮光也会影响松果腺分泌睡眠激素并因此影响了你的睡眠养生节奏。
隐藏或移去闹钟,遮盖所有电子设备的亮光,如果窗户对着亮光,就使用暗色或不透光的布 帘。如果以上这些做不到,那就带个眼罩吧!如果你在半夜醒来,去卫生间的时候也尽量保持灯市熄灭的。也可以用手电筒或夜晚的星光。
误区十:睡前吃提炼的谷物或甜点
这些都是新陈代谢的扰乱者,提升血糖,给一些维持全身激素平衡的器官带来压力。这些激素的扰乱者影响了你的睡眠周期,让你因为激素的波动而在夜晚奇怪的时间里醒过来。
如果你必须要吃,那么就吃些高蛋白的吧!睡前尽量不吃最好,但是至少,高蛋白的进食不仅会阻止睡眠的扰乱者们,而且耗油可能提供色氨酸--制造褪黑激素所必须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