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养生误区 • 正文

高血压用药的八大误区

发布时间:  浏览: 433 次  来源:网络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约2亿;然而,患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有效控制率更低。降压治疗中常见以下误区:

一、害怕吃药

多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部分年轻人得了高血压病,却坚持不吃药。理由是吃上降压药就离不开了。有人误以为,老年人血压增高时生理现象,是药三分毒,不吃为好。

其实,确诊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药物疗法;如果血压不降,或降压不明显,就应该用药。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年轻人来日方长,对高血压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实时治疗。不论你任何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样的。老年人高血压多,但那是病理而不是生理现象。老年人因为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更多的风险。药有作用就有副作用,这是辩证法;临床用药就是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避免其毒副作用。国药准字号的药,遵从医嘱服用一般都是安全的。

二、跟感觉走

头痛头晕就吃药,没感觉就不吃药,也不测血压,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血压病人感觉的症状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三、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四、追风吃药

有人比着吃降压药,别的高血压病人吃卡托普利有效,我是高血压、老慢支也吃,结果咳嗽加重。别人吃倍他乐克有效,我是哮喘、心动过缓也吃,结果导致哮喘发作,心率严重缓慢。更有人听信广播、电视的夸大宣传,买保健品,降压表、降压帽、降压带、降压仪,。..。..,不一而足。殊不知降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即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药物,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更不可信,因此,追风吃药显然是错误的。

五、换来换去

病人不遵从医嘱,服药后短期内降压效果不佳,或略有不适,就自作主张换降压药;也有医生急于见到降压效果,短时间内把降压药换来换去。结果血压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温和的降压药服用之后到理想平稳地控制血压,一般需要1周左右,因此,在此时间内不要换药。

六、时间不对

早晨清醒之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升高10~40毫米汞柱。多数人上午血压到达一个高峰,容易出现脑出血;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而且据西班牙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称,上午心脏病发作,心肌受损率增加21%。午间血压降低,有人下午血压有个小高峰,夜间出现低谷。按照传统每天3次服短效降压药,多数病人习惯于晨练后或早饭后吃第一次药,难以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中午吃药后午后的血压降得更低;尤其是晚间吃药,夜间容易加重血压的低谷,造成脑血栓。目前多数医生主张选用缓释降压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吃降压药。既能有效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又能平稳地降压,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当然,服降压药时间也应个体化。

七、迅速降压

降压心切,要求短时间内降到理想水平,有时有害无益。尤其收缩压在180毫米汞柱以上的病人,由于长期适应了血压高的状态,短时间内迅速降压,反而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不适,甚至器官严重供血不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用,平稳降压,不可操之过急。降压药起作用,要有一个过程,期待理想的降压效果,需要有些耐心。

八、误解标准

多数人认为,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就达标了。140/90毫米汞柱不是血压的正常值,而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40/90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就会增加2倍。把降压目标值定为140/90mmHg,无疑是一个误解。《中国高血压防指南》(2005年)建议,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