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标语 • 正文

防灾减灾标语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 371 次  来源:网络

  1、防灾减灾远离灾害,同建共享美好家园。

  2、防灾从源头抓起,减灾重过程控制。

  3、防灾关系你我他,预防灾难靠大家。

  4、减灾是生产力,减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5、减灾知识进校园,家庭社会更安全。

  6、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筑牢抗灾救灾防线。

  7、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8、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9、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10、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11、加强防雷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12、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13、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14、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美好家园人人受益。

  15、防灾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16、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各谐平安家园。

  17、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18、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19、增强减灾意识,利国利民利已。

  20、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1、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22、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23、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个个有责。

  24、争做防灾减灾功臣,不做添灾增害罪人。

  25、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6、刻骨铭心“5·12”,防灾减灾每一天。

  27、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28、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29、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30、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灾减灾效果必现。

  32、学好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4、生命生存非同小可,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35、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36、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共建平安和谐安顺。

  37、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38、落实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重如山。

  39、培养公民灾害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0、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42、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机制。

  43、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4、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4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46、居安思危5·12警钟,防灾减灾365使命。

  47、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8、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49、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0、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51、防灾意识时时刻刻,和谐社会年年岁岁。

  52、科学发展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

  53、科学防灾减少损失,轻视防灾罪责难逃。

  54、“防灾减灾”不是口号,全民参与很有必要。

  55、“防灾减灾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警醒。

  56、爱护地球,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共享和谐。

  57、常思灾难之害,常修防灾之功,常积救灾之德。

  58、大力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59、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6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1、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62、和谐中华,共同的家园;防灾减灾,共同的心愿。

  63、善用气象信息和知识,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

  64、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65、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科学预防,减少灾难。

  66、预防有条有理拒灾害,治灾有勇有谋筑和谐。

  67、预警先导、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68、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69、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70、知险之心长有,防灾之事首行,心中不忘灾祸,重在排除隐情。

  71、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72、完善气象应急预警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73、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74、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75、防灾减灾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76、尽管我们无法避免灾害,至少我们能够提早防灾。

  77、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78、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79、科学预见,防止灾害,众志成城,减灾弥坚。

  80、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81、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82、组织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稳固基础,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营造氛围,提高防灾减灾认识。

  83、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4、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