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杖吹火的歇后语: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扩展阅读 - 擀面杖吹火】:
昨晚老公出乎意外的回来的早,儿子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吃完饭后要老公带他出去玩。他们父子走了,突然我有些不适应了,和儿子说好了,接他回家后我不开电脑的,可我做什么呢?
在家里转悠了两圈无所事事,挣扎了良久还是打开了电视,胡乱翻着台。突然见到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个姓范的卖菜人,52岁,读过三年书。说这个人突然有一天知道他是范名人之后,忘记说是什么范名人,也忘记是名人的第二十几代传人了。本来卖菜好好的,突然就不卖菜了,而是来到北大中文系当旁听生,北大中文系的领导带着他忙着办旁听证等。
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这是干啥呀?不是我看不起卖菜的,我还不如卖菜的呢,但是我觉得一个52岁的人,只读了三年的书,去北大中文系?这有些天方夜谭吧?先不说这个范氏之后说是为了什么,北大是为了什么?找一个这样的人来读中文系,这也太浪费资源了。哪怕你找一个爱好中文的,或者一个大学生去做这些所谓的研究名人呢,也许更有意义吧。难道就因为他是名人之后,就拿擀面杖吹火?这未免太可笑了。再说了,他爹是名人,他就能享受他爹的待遇?这都啥年代了,还搞世袭?再再说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了,都去寻寻根的话,或许都是名人之后了。或者,北大为了证明自己点什么,博爱?平等?
再说说这个范氏之后,他到了北京后,见到一个河南的卖菜人,人家很热情的和他聊天,人家说人家现在就是希望多卖菜赚钱养活老婆孩子,并问他卖菜卖的挺好的,怎么就不卖了。他竟然说:“你留给后代的是物质,我留给后代的是精神,我们不是一类的人。”看看这话说的。到了后来他要离开的时候,河南卖菜的人问他要手机号码,说交个朋友。知道他怎么说,人家赶紧拒绝摆手说:“我不想和你这样的人交往。”他说话的那个口气带着不屑和鄙视。
呵呵,看到了吧,这个人真是厉害,一下子和北大沾点边了,就连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都看不起了。还把自己提升了很高的层次,一下子从物质到了精神。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人的动机绝对不是他说的为了去研究的先人,他其实就是为了沾先人的光。听了他最后说的话,我对这个人极其的鄙视。人家卖菜养老婆孩子怎么了,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倒是他自己心理想怎么样,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主持人就是会说话,或许是为了和谐社会,也或许是言不由衷吧。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说,无论他们做什么,卖菜的也好,进北大当旁听生也罢,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这话听起来不错,很给力很动容,可是敢当面问问那个河南卖菜的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是愿意继续卖菜,还是愿意去北大当旁听生?而且现在的我们,谁不想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做,或者是自己不喜欢的做的,可谁给这个机会呢?要是社会都如北大这样博爱、公平就好了,人间也就没有寂寞,社会也就没有不和谐,那真是太平盛世呀!
不知道北大旁听生的规定和要求,可是无论什么,都要根据现实,而且要意义才好吧。否则名人之后丢了他的先人到没什么,丢了北大的人,未免得不偿失吧!拿擀面杖当吹火筒使,还是省省力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