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虽然可能只是在眼皮上划一刀,并不是心脏手术,然而手术毕竟还是手术,你还是必须知道手术的所有的好处和风险。
况且整形是一个利之所趋的行业,许多非整形外科专科医师也在帮病人整形,你非要更小心不可。
当然你也必须衡量自己的经济、健康、心理状况,好决定是否要接受整形手术。
第一阶段:心理建设
首先,问问自己:身体健康吗?
在某些身体状况下,必须排除进行整形手术。如心脏病、高血压,或是对麻醉过敏、有凝血性问题,便不适合做整形手术,马偕医院整型外科主任萧弘道表示。
你的期望是什么?能接受不完美的成果吗?
你必须诚实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动手术?”然后和医生讨论目前在医学上能不能做到,寻求一个合理的期待。
而且你必须事先知道的是,“割双眼皮两眼不可能完全一致、隆鼻鼻子不可能完全直、隆乳不可能摸不出来,”中华医院院长潘扶适坦承。
没有人愿意手术失败,但万一失败了,也要有处理后果的心理准备。
你的时间能配合吗?
任何一个简单的整形手术都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复原时间,所以你如果想要整形,必须在一个长假之前,搜集好信息、选好医院、医生,长假之初便去手术。
如果接下来有出国计划,更不要忘了去重新拍照、换护照,萧弘道医师已经遇到太多病人被挡在海关前的经验。
当身体、心理已准备妥当后,你必须得到充分信息后,才做决定。
第二阶段:收集信息
接下来,你应该透过各种管道,收集信息。
整形医生的网站、广告很多,他们可信吗?“会打广告的医生,有一半都不是整形外科的专科医师,”一位整形专科医生透露。
一位上班族就发现,她家楼下看伤风感冒的医生,居然搬到闹区就帮人整形,也在公车与报章杂志上大打广告。
而且广告内容医生可以任意注明他的资历、训练背景,根本不需经过政府单位或刊登媒体的查证。所以在看整形医生的广告时,除了炫目于“整形前、整形后”的效果,别忘了仔细看这位医生是不是“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会员。
如果上面写的是“美国乳房外科”、“国际美容医学会”会员之类仿真两可的文字,可能就有问题,马偕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萧弘道指出。
也要注意,常接受媒体采访或报导的医生,也不见得是合格或有实力的医生,很可能只是这位医生比较懂得媒体的节奏,懂得媒体的需要而已。也有人会采取“实证”,看到朋友整形的效果不错,过程也受到不错的照顾,就会去看同一个医生。
但不少的医生都提醒,这样的医生的确可以列入你的医生名单内,但也要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朋友做得好,不代表你也能做得好。
如果你有认识医院的员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来源。医院的员工大多都会知道医生的实力与人品。
第三阶段:初诊
看来,可供判断的信息并不多,你只好依赖自己的判断,不要忽视珍贵的初诊机会。
因为只要是手术,都要第二意见(secondopinion),建议你,去两家以上的医院,观察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判断这位医生是不是负责的医生。
1、有没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
看看候诊室墙上是否挂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如果没有,可以直接问医生,如果医生说那不重要,或回答得吞吞吐吐,你可要小心了。
2、候诊室有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一个公益取向的医生会注重病人教育,在候诊室应该会提供相关的信息,但一个私利取向的医生会在候诊室卖相关产品。
3、你想买白菜、医生却推销萝卜?
如果你想割双眼皮,医生看看你的脸却说,“要不要顺便做雷射,我算你7折,”你也要小心,一个负责的医生应该不会趁机牟利。
4、他对其他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
消基会董事罗莹雪律师建议,也可以观察医生、护士对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会不会收钱前后的态度不一。
5、要求医生解释这个手术有哪些风险?
要求医师详细解释你想做的手术的风险性,如果医生把手术形容得像修指甲一样简单,便大有问题。
6、像这样的手术,他做过多少例?
你总不希望你是医生的白老鼠。举一个实例,虞小姐接受小耳症整形手术之前,医生说“放心好了,这种手术我做过很多,只失败过两例,”不幸的是,虞小姐的手术也失败,事后医生坦承,虞小姐是他做过的小耳症手术第三例。
7、他一天开几个刀?
你只有唯一的一张脸,总不希望医生累得要命,才进来开你的刀。
8、他有几个助手?
如果医生只有一个人,然后在自己的办公室开刀(这种情形其实不少),你可能要有点担心。
9、他怎么去形容手术的成果?
一个负责的医生会就事实说明。如“透过这个手术,你的鼻子可以改善多少多少,”而不会说,“如果做了这个手术,你会变成天仙美女。”
10、他有没有提到术后的疼痛、伤口,以及可能有的感染与合并症?
如果没说,表示这个医生未尽职责,病人有权得到所有的信息。
整形手术是一件严肃的事,如果你能严肃对待,才有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