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当然,在这个节气里养生是绝不可错过的,那么,雨水节气怎么养生保健呢?雨水节气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中看看,雨水节气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吧!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节气养生应当着重养护脾脏。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那么具体雨水节气怎么养生呢?
雨水节气养生
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脾胃气滞之时就得调养好。
在中医上,脾胃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效。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如何协调脾胃?除了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外,饮食调整很重要。
首先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
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雨水养生喝喝茶,葛花茶养肝又解酒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雨水节气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
葛根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葛花茶有强效解酒,还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养颜、补肾之作用。在中医领域里就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
决明子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之功效。
助您在雨水节气养出一个好身体
温差较大,注意“倒春寒”
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雨增多。一直有“雨水养生”的说法,很多人都会在这一阶段调养自己的脾胃,关于这一说法,专家:“雨水养生和平时的春季养生是差不多的,雨水时节养生要注意遵循春季气候变化规律。春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不要急于脱下外衣,防止感冒”。
对于大多数老人都会有的晨练习惯,专家特别强调:“老年人保阳气很重要。这一阶段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老年人早上不要起得太早,晨练也要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升高时去锻炼,运动要适度,不要出太多汗。”
雨水节气期间,老年男性朋友要特别注意性生活不能过于频繁,保持体内阳气,阳气不足容易导致体虚。
雨水节气,阳气初生,养生也要适时调整,顺应自然,专家提醒,要尽量少吃酸性和辛辣食物,羊肉、牛肉、狗肉这类热性食物尽量不吃,保持体内热量平衡。多吃山药、莲子之类的蔬菜和粗粮,饮食以清淡为主。老人和孩子要多喝热汤、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导致脾胃功能下降。雨水节气前后,降雨增多,寒湿容易留置于脾脏。所以这一时期要注重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保持五味不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一些人在春季还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但此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也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喝温开水,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热的食物为宜。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
养生除了饮食,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赖床,加强锻炼。专家说,雨水季节容易诱发感冒,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同时,身体内部要加强抵抗力,按时休息,平时多注重锻炼。
另外,专家还指出,小孩子中午玩耍时,不能一下子脱太多衣服,有汗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傍晚天气转凉时要及时添加外衣。
开心愉悦的心情是脾胃健康的重要保证。专家说,心情抑郁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脏健康,心情好了,消化好了,肝气也就舒展开来了,人的精气神也就出来了。
雨水时节降雨量增多,雨天容易导致心情抑郁,此时,不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转移注意力,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比如,下雨天在家里看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结语:雨水节气,雨水量比较多,习惯锻炼的人们就要注意保暖了,尤其是小儿和中老年人,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哦,以上是小编总结的有关雨水节气养生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