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二十四节气 • 正文

处暑后怎么养生 专家提醒锻炼饮食均要注意

发布时间:  浏览: 469 次  来源:网络

处暑后怎么养生?推荐最好养生食谱。今日处暑,酷暑结束秋天干燥天气就要来了,处暑后怎么养生?吃什么好呢?现在我就给大家推荐最好养生食谱,让您再处暑后吃出健康。

处暑节气养生:饮食须防燥 早晚要防凉。

养生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当心“秋燥”伤人,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

在处暑时节,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喉燥得冒火,大便干结,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养生专家介绍说,“秋燥”是由于气候干燥造成的,处暑期间的“秋燥”属温燥,发展为病症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此外,处暑期间某些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因此,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养生专家表示,预防“秋燥”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身体素质。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睡眠可消除人体的疲劳,使人的大脑及肢体得到充分休息。睡眠还能使人体产生更多的抗原抗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其次,要加强晨练。晨练应该从早晨刚醒来时开始,早晨醒来后最好先在床上练习叩齿、咽津等,然后再下床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预防“秋燥”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专家提醒说,为防“秋燥”,在饮食调理方面应注意少食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但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处暑来临,人们如何更好地养生?

“热燥天”

早睡早起 多吃果蔬

“处暑,‘秋老虎’猖狂,天气炎热。”老中医林禾禧告诉记者,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处暑也是“热燥”的开始,比夏天的干燥还要明显,因此市民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干燥,干咳无痰,发热等症状。对于“热燥天”养生,他建议市民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还可将丝瓜皮、荷叶等用于熬汤。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泉州市营养协会理事杨丽红说,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处暑时节,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作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以养精蓄锐。睡觉时还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此外,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市民不要忽视防晒。民俗专家彭一万先生介绍,在闽南地区,三伏天后的秋后热更可怕。过去,老百姓家家户户要喝绿豆汤。如今,市民更注重养身之道,不宜暴饮暴食,三餐合理饮食最关键。

增强身体锻炼

注意饮食调理

养生专家提醒说,处暑时节,公众要当心“秋燥”伤人,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

在处暑时节,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喉燥得冒火,大便干结,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养生专家表示,预防“秋燥”的最好方法便是通过增加睡眠和加强晨练来增强身体素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此外,在饮食调理方面也要注意。

保证充足睡眠

多食碱性食物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

营养专家表示,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

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营养专家特别提醒说,处暑后在饮食调整上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

夏秋交替 警惕肠胃病“突袭”

今天是处暑,但高温丝毫没有要“退位”的意思。炎热的天气让许多市民经受不住考验,被肠胃疾病“乘虚而入”。

前晚8时许,记者在某医院看到,因肠胃不适来这里输液的病人很多,短短1个小时内就出现了4个病例。患者的症状基本相似,都是在没吃什么异样食物的情况下突然肠胃绞痛,严重者还伴有呕吐、腹泻症状。

该院急诊科医生解释道,夏秋交替,昼夜温差比较大,对胃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增多,极易引发肠胃疾病;夜间温度较低,稍不注意就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白天的高温天气给细菌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人们在进食受到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该院急诊主任告诉记者:“有的人认为没有在太阳下暴晒就不会中暑,其实,经常在空调环境和室外之间进进出出,也极易引发中暑。”他表示,尽管处暑已到,但市民仍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清淡食品。适当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多吃蔬菜水果。家庭要准备好防暑降温药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对消化道疾病的防范。此外,现在早晚温差较大,市民夜间睡觉要注意保暖,空调温度切忌调得过低。

“市民在饮食上应注意防止肠胃病。”一老中医表示,夏天造成人体气血损耗,处暑过后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会有所下降,排泄能力也下降,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明显增加,如不注意容易发生腹泻。“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体质较弱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炎、慢性气管炎)的市民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不能掉以轻心。”他建议市民要多补充水分,注意多饮但不暴饮,同时适量的淡盐水对身体也十分有益。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