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会写一些回忆录,那么,哪些回忆录最值得我们看呢?下面就快和若悠网一起了解五本最值得一看的回忆录排行榜啊!
五本最值得一看的回忆录排行榜
1、《活着为了讲述》,2、《巨流河》,3、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4、《寻找家园》,5、《上学记》。
1、《活着为了讲述》
《活着为了讲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传记,他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一次,在虚实之间,他将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着的作者,被誉为“20世纪的文学标杆”。同时,他也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他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启发并滋养过他的记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贫苦与乐观,迷茫与执着,颓废与疯狂,经过记忆与文字的洗淘,闪耀着永恒的诗意的光芒。
这本书没有采用线性的讲述方式,而是在时间和事件中随意切换,既有对人生中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记录,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每一段都是精彩故事。
2、《巨流河》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
3、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这套书有四本:《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作者说:“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4、《寻找家园》
《寻找家园》是2011年11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尔泰。该书是作者带自传性的一本文集,讲述了从孩提时代家乡的美好,到流放西北,在鬼门关附近徘徊的经历。
他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高尔泰用文字还原了许多琐碎小事和日常感觉,他在废墟上拾捡零落的碎片,细心擦洗、审视,慢慢地积攒、拼合,在时间缓缓的水纹中逐渐恢复其轮廓,丰富着大历史。高尔泰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历史的迷雾中,和他一起目击了人的倾轧、屈服、扭曲和抗争,目击了生命的脆弱和复杂,目击了宏大事件中的精微细节。他的文字炉火纯青,朴实而细腻,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一种稀有的、似古君子的强健宽厚之风贯穿全书。
5、《上学记》
《上学记》是2006年08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何兆武。
何兆武的这部口述作品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
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兆武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他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作者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着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