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是云南省的重要城市,大理还有很多旅游景点,可是你知道这些景点的排名吗?很多好玩的旅游景点都在哪里?想要找到答案,还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理旅游景点排行:
1、崇圣寺三塔
2、大理古城
3、石宝山
4、银都水乡新华村景区
5、新华民族村
6、鸡足山
7、祥云水目山
8、巍山古城
9、南诏风情岛
10、诺邓土建筑群
崇圣寺三塔
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石宝山
介绍:石宝山位于大理以北120千米处,距离剑川县城25千米,距离下关131千米。景区包括佛顶山、石伞山、石钟山。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的奇峰异石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景区内胜景迭出,石宝山景区包括有石钟山石窟、道观宝相寺、海云居三部分,面积25平方千米。山中有建于元代的悬空宝相寺、明代的金顶寺和清代的海云居,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石宝山歌会,历千年而不哀,独县神韵风彩,青年男女汇聚宝山,通宵达旦,弦歌如潮,被称为西部的情人节。
银都水乡新华村景区
新华白族旅游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国家级景区。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云鹤古城以北7公里处,距丽江机场12公里,村子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全村有1149户人家,5227人,白族占总人98.5%,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新华村是一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诏时期,先辈们即以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养家糊口,“鹤川匠人”的美名传誉海外。
新华民族村
新华民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部,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是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走进新华民族村中,随处可见正在加工手工艺品的村民,丁丁冬冬的锤打声不绝于耳。据介绍,该村生产的金、银、铜等手工艺品享誉国内外。远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新华村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的历史悠久。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新华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加工民族首饰等工艺品。
鸡足山
鸡足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距古城大理86公里,距春城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苍崖万仞,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
祥云水目山
水目山,离祥云县志25公里。这里属于马街乡,海拔2070米。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开堂之日,六诏的首领都来祝贺。香火最旺时,号称“和尚千人,尼姑八百”。历代都有高僧住水目山,如唐代的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宋代的净妙澄禅师,晚清时期的无往如禅师、非相行禅师街头在理国时曾有不少王族中人在此出家为僧。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条主街道。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楼已毁,而今只有北门古楼和城中的文笔楼幸存下来。古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
南诏风情岛
看点:登上小岛,一入眼便是一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这是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有关大理地区一则神话雕刻而成的。相传,南诏的祖先是一个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鱼为生,在捕鱼的过程中,触沉木而受孕,于是生下十个儿子,后来,哀牢山下又有一对夫妇生下十个女儿,九隆兄弟就娶了这些女子为妻,后渐相滋长,繁衍至今。这一传说被雕塑家赋予了生命,而且刻绘得出神人化,栩栩如生。
诺邓土建筑群
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2、卤脉龙王诺邓的龙王据说是主管五井卤脉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诺邓井、顺荡井、山井、师井、大井和丽江府的兰州井、鹤庆府的弥沙井等七个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