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户撒刀有多长?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户撒刀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长的户撒刀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长的户撒刀
云南德宏芒市民族公园中陈列的户撒刀,铸造于2003年,长6.6米,是最长的户撒刀。户撒刀是阿昌族的传统武器,被列为中国三大民族名刀。
种类
户撒刀种类繁多,工艺特别,有背刀(长刀)、砍刀、腰刀、藏刀(专为藏区生产)、匕首、宝剑等近百种花色品种,工艺方面以背刀(长刀)和藏刀最为精巧和典型。而其中又以户撒背刀(长刀)优美古典外形和内在品质深受国内外手工工艺品收藏者的青睐和赞赏,这些手工刀具刀装部分采用云南和缅甸本地的名贵木材楠木、红木、大叶紫檀、鸡翅木、乌木等纯手工雕刻而成,因而极具收藏价值,户撒背刀(长刀)总体又分为户撒平头刀、户撒苗刀、户撒镇宅刀、户撒马刀。
溯源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份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同胞,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户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其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明代三征麓川(1441-1449)时使户撒成为了兵工厂。阿昌族人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明末清初走向成熟,民国年间生产达到鼎盛。户撒刀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民族传统的配饰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撒刀的款已经经从以前的老样式发展到今天数百种款式,销往全国各地称为广大收藏者的必藏之物。
锻造技术
户撒阿昌族打制刀具是民族分工的一种表现。考察历史上生息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与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公元14-15世纪,汉民族携带各种生产技艺进如德宏地区并定居繁衍生息时,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大不一致。阿昌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下,主动学习了打铁技术,并承担了当时社会的这一分工,自然,周边的其他兄弟民族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学习打铁这项技术了。通过代代相传。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最终形成了阿昌族的这一璀璨的传统制作技术。
历史
相传明代屯驻户腊撒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制作兵器的,他们具有较高的锻造技术。后来,这些匠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于阿昌族中。阿昌人继承和发展了明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刀具,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村寨之间分工较细,各寨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整个户撒地区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它的车间,各以一种产品闻名。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户撒刀之所以经久耐用,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观,所以他们打的刀拿来随便磨一下即锋利无比。一些老艺人能够把刀打制得刚柔兼备,乃至可以任意弯曲。比如一把长刀,不使用时,可像腰带一样围系在腰间,需要时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艺堪称一绝。
制作工艺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打制的刀具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材料配制的刀鞘也极为精美。
户撒刀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艺最为突出,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如史所称是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采用的工具有木制风箱、铁、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炉,以及锤、钳、铁枕等。制刀时,选用保山、腾冲一带出产的钢材,放到炉火中反复加热、锻打、刮磨成刀坯后,再蘸水淬火。淬火技术要求很高,刀剑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淬火技术的高低,有一种薄韧可弯的背刀就是蘸水后经过香油回火,反复加工制成的。
花钢背刀采用红、白铁皮和青钢混合打制而成,具体为红铁皮一层,白铁皮一层,叠起,然后烧化铁皮的表面让它们粘成一块铁条,刀口背上加青钢,打成刀型后,把它铲白,磨光滑,刀面上就呈现出红、白、青三种颜色,花钢背刀由此得名,花钢背刀刀体美观,刀口锋利,深受滇缅边境各族男子青睐,既是显示英武的装饰品,也是农业耕伐木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藏刀宽而厚,工艺精巧,长短不一,部分刀把上镌刻有猛虎长啸,飞燕迎春等精制花纹,藏族人民配挂在身上是一种装饰品。
阿昌族人民不仅擅长打刀,也非常爱刀。每家至少有把长刀。青年男子结婚时,总是要身背长刀,方显得英姿勃勃。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户撒刀长短不一,有生产用刀、生活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数十个品种。如今阿昌族利用精湛的冶铸和锻造技术,生产出的刀具越来越精。制作刀具的村寨之间形成了较细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整个户撒坝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它的车间,各以一种产品闻名,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李芒寨的加工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