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国古代南方最大的都城 纪南城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  浏览: 678 次  来源:网络

中国古代南方最大的都城是哪里?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称帝”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的都城及诸侯国、封国的都城,又称京城、国都,今称首都。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中国古代南方最大的都城等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南方最大的都城

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自丹阳迁都于此,至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拔郢止,楚国在此建都400余年,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城。迄今地面仍保留有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文化遗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纪南城南北土城垣上各立有一块大石碑,上刻“楚纪南故城”五字,为郭沫若手书。自公元前704年至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历时411年,楚共有二十个帝王在此即位。

简介

楚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当时称为“郢都”,因为城在纪山的南边,也称“纪郢”。西晋学者杜预在《左传》的注释中始将郢都改称“纪南城”。从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郢(纪南城)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取克郢都,前后共411年中,楚国共有二十代国王在此建都。在此期间,楚国还先后统一了近五十个小国,势力极大,全盛的时候,楚国的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南部,纪南城也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的第一大都会。

纪南城址规模宏大,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5.5公里,有的地段现在还存有高达6.7米的城墙遗迹,都是由夯土筑成的,十分坚固。城的四周开辟有七座城门,已发掘的西垣北段城门有三个门道,两侧还有类似门房的建筑遗迹。南垣及北垣的古河道出口处,是两座水门。

城内夯土建筑的台基十分密集,高低不等,有的高达6米。遗址内遍布古井、窑址等遗迹,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以及东周的文化遗物,俯拾皆是。在城内东南部发掘的东周时期的房屋,墙基长60米,宽14米,规模较大,应为当时宫殿建筑的组成部分。城内的凤凰山,在楚都徙陈(今河南淮阳)以后,成为秦汉的墓地,著名的西汉古尸、大量的汉简及精美彩绘漆器,均出土于此。

此外,在城址以外还有三个大的墓区,保存了当年王公贵族的大、中型墓冢七百余座。楚纪南城自被秦将白起攻陷后,就成为了废墟。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曾经是当时疆域广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国家。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除楚昭王一度迁都外,楚国在郢建都达四百年之久。经勘察及与文献对照,郢都在今湖北荆州纪南城,规模大而豪华。《楚辞招魂》对当时的宫殿有具体描述: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冬有突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方转蕙,汜崇兰些。经堂入室,朱尘筵些。砥石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篡组绮缟,结琦璜些。室中之观,多珍怪些。离榭修幕,待君之间些。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砂板,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坐堂伏槛,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芰荷些。兰薄户树,琼木篱些。译成白话:楼上的栏杆有好几层。台上又有台,馆上又有馆,建筑在重重叠叠的高山上。小溪和大涧,处处水湾环,流水的声音使得耳朵喜欢。门上挂珠帘,门楣雕花样,冬天有暖炕,夏天好风凉。秋风摇着蕙花香,兰花的香气在春天荡漾。登上高堂,走进洞房,朱红的席子,朱红的床。云母的房壁如镜样,玉器挂在玉钩上。被上有真珠连翡翠,一般璀璨放辉光。房里的珍奇玩好说不完。在洞房的帷幕里,等待你的空闲。翡翠的罗帷挂在高堂上,朱砂的板壁,黑玉的梁。雕檐画栋走龙蛇,抬头一看,金碧辉煌。堂前有栏轩,堂下有池堂,池中有菱又有荷,荷花正开放。坐在兰花丛中,玉树134为屏障。

纪南城的遗址平面,东西4.5公里,南北3.5公里。城垣高出地面4-5米,北墙高至7米以上,城墙上部的宽,或为14米,或为12米,临近城门的地方则缩至10米,夯土层厚约10米左右。城外有护城濠环绕,城门已发现五座,又有两座水门。西垣北门的发现表明,城门有三个门道,中门道比两侧的宽一倍。城门的一侧,往往有附属的建筑基址。南垣西段古河道上的水门用四排木柱构筑而成,也有三个门道,以便河水和船只通过。纪南城的夯土台很多,初步探明的已有一百多处。东南是当时的宫殿区,夯土台基最为密集,占已探明的一半以上。在其东侧和北侧,又钻探出断续的宫殿遗址,全长1300米,宽9米,墙外并有濠沟。宫殿区的东部,台基分布得最有规律,南墙东段外折部分的城门之内,有10个台基一线排开。北端的43号台基最大,长宽均在120米以上,对峙两侧和前列的七个台基略小。这条中轴线的北面和西面,又有一系列较小的台基。43号台基左前方的30号台基,东西长80米、南北宽54米。发掘战国前期的宫殿遗址,有成排的柱洞,63×14平方米范围的隔墙以及散水、下水道等。城东北部和西南部是当时的手工业区,分别发现有制陶和铸造的痕迹,那些地方也有夯土台基,但分布无规律。

考古发掘

50年代初湖北省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调查。1965年对城址进行勘探和测绘。1973年发掘南城垣水门。1975年开始对城址进行全面钻探,历时4年。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先后于1975、1976和1988年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配合发掘工作。

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面有一段向外凸出,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周长15506米。四周有夯土城垣,除东垣北半部被襄(阳)沙(市)公路压盖外,大部分高出地面3.9~7.6米,底宽30~40米,顶宽10~14米。经钻探和发掘,已发现城门7座:东垣1座,其他3垣各2座。西垣北门为3个门道,门内两侧有门房。北垣和南垣古河道入口处均为水门,南垣水门主体建筑系4排木柱直立而成,每排10根,形成3道门。水门缺口东侧城垣上有一夯土台基。城垣四周环绕有护城壕遗址,一般宽40~50米,最宽处达100米,最窄处也有10米。城内已探出东周夯土台基84座,以中部偏东南处最为密集,当为宫殿区。其东侧和北侧还探出墙基遗址。东墙长750米,北墙长690米,宽约10米,相交成曲尺形,东墙外有壕沟。宫城内台基规模较大,分布有序,呈中轴线排列,最长的130米,宽100米,已发掘的宫殿基址有成排的磉墩、柱洞和隔墙,并有散水和下水管道等。城内有古河道3条与现在河道走向基本一致。冶炼作坊区在城西南部。宫城以西的陈家台曾发现2座铸炉,炉底和附近还发现有锡渣、铜渣、鼓风管和残陶范等。宫城北面的龙桥河两侧,曾发现窑址、水井以及墙基、散水、下水管道等遗迹,并有大片瓦砾堆积,应是当时烧制陶瓦陶用品和市民居住生活的地区。全城发现水井500口以上,以宫城以北的龙桥河两侧最多,有土井、陶圈井、竹圈井和木圈井,多带井圈,井圈一般只在上半部使用,井壁中部用木架承托。有的井底遗留一大陶瓮,当为冷藏窖。

出土遗物以陶瓦的数量最多,有筒瓦和板瓦两类,皆饰绳纹;瓦当有圆瓦当和半瓦当两种,绝大多数为素面,偶饰云纹。陶器多为灰陶,主要有鬲、釜、盆、盂、豆、瓮、汲水罐、长颈罐等。建筑材料除陶瓦、瓦当外,还有陶质空心砖、下水管道以及木质圆柱、方柱、板础和铜质门环等。其他遗物有镰、凹口锄、斧、凿、削、鱼钩和木身铁口耒耜等铜铁工具和铁釜、铜带钩、铜兵器等。

城内西北部发现2处墓地,已发掘的均为春秋晚期小型楚墓。城址四周分布着大量楚墓,仅原江陵县境内就发现楚墓群30多处,已发掘楚墓千余座,经调查勘察登记,地面有封土堆的大中型古冢800余座,从已发掘的几座证实,绝大多数为楚墓无疑。城址近郊江陵县境内已发掘的楚墓,少数为春秋中期或更早,多数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之交,与遗址的堆积和出土遗物的年代基本一致。这大体表明了古城的繁荣时期。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