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白领健康 • 正文

OL科学合理补脾胃 营养好吸收

发布时间:  浏览: 488 次  来源:网络

寒冷的冬天进补食物的时候都感觉有点难消化,或者是刚吃一点点就感觉有点肚胀,其实是你的脾胃又问题,下面小编就带你们来认识一下。

冬季进补的食物,很多都比较滋腻,难消化,有些又有点偏温补。对于一些脾胃功能差的人,建议先调脾胃再进补。

脾胃乃“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运化功能不能发挥,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无法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浪费补品,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脾胃功能不好,吃补的东西可能会成为“火”、“湿热”、“痰”等,诱发感冒、腹胀、胃口不好等身体不适。

办公室一族尤其容易脾虚

“动则生阳”:

脾胃要发生运化作用首先就应该多运动。而办公室白领们,常常一坐一整天,工作之余运动也少,再加上经常熬夜、三餐不定时或不节制,或常在外吃得油腻、爱饮酒,脾胃功能往往不好。

因为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证,这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平素脾胃虚弱或胃肠功能差的人,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腹胀、大便溏泻、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有舌淡、舌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

多种食物可以健脾,但究竟哪一种对你最为适宜呢?健脾还得看你的体质。

湿热体质1:

先清热利湿再健脾胃。可以用50g赤小豆、30g薏米,或用20g生地、15g土茯苓、龟煲汤;或者在煲汤或粥中加入扁豆、薏米,这些都能清热利湿。

痰湿体质:

祛痰湿再健脾。可以用陈皮、灵芝煲排骨,或陈皮泡水、煲粥、煲汤服食,还可用莲子、芡实、扁豆、红枣煲汤喝。先去痰湿再来健脾,同时健脾之后才能更好地祛痰湿。

气虚体质:

需用一些健脾益气的药材,气虚的人健脾之后才会有“气”。可用30g党参、30g北芪炖鸡,或用30g淮山、15g云苓煲汤、煲粥,也可用30g莲子炖鸡或瘦肉。

阴虚体质:

以养胃阴为主。可以用石斛、沙参、麦冬煲汤喝。

阳虚体质:

他们不仅需要用党参、北芪或鹿茸来补,还要注意多晒太阳、多运动,来达到调脾胃的作用。

此外,除了看体质,看症状也能找到最佳健脾圣品:大便烂的人健脾最佳选择为淮山、莲子;大便干的人,尤其是容易便秘的人健脾就不适宜用淮山、莲子,可用玉竹煲汤或煲粥,以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或者用党参、北芪健脾补气;睡眠不好的人,用茯神、红枣健脾,因为能安神。

湿热体质2:

面部油腻、唇红齿黄、牙龈红、口唇红;皮肤易生痤疮、脓疱;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大便燥结,异味特别大;小便黄赤、颜色很深;性情急躁易怒。

痰湿体质:

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阳虚体质:

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睡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性欲衰退等。他们平素畏冷,手足不温,易出汗;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这是其基本特征。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阴虚体质:

和实性体质接近,为阴血不足,有热象。表现为经常口渴,喉咙干,容易失眠、头昏眼花,容易心烦气躁、脾气差,皮肤枯燥无光泽,形体消瘦,盗汗,手足易冒汗发热,小便黄,粪便硬、常便秘等。

健脾与养生:

一、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食后摩腹,刺激腹部相应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经络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气血循经络而运行,防止脾胃气滞,畅达脾胃气血,更加有助于增强脾主运化的功能,达到养护后天之本的作用。

二、药物补脾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平常健康人来说,总以食补为先。但对于年迈之人,或多病之人,或体虚之人,往往“食补不如药补”,或者说“药补胜于食补”,因为药物补脾之力毕强于饮食养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药,若能在老中医指导下选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健脾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对症下药”哦!因为健脾也分体质的哦!!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