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老人健康 • 正文

中老年常见的心理疾患 关注空巢老人

发布时间:  浏览: 455 次  来源:网络

空巢老人的孤独与落寞

孩子既是父母的沉重负担,又是父母的骄傲和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一家老少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然而一旦孩子成家立业离开父母时,父母在如释重负的同时又会发现自己寂寞了。

对这一变故,许多父母,尤其是母亲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空巢”孤独感。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过着群居生活,是不喜欢孤独的。尤其的老年人,对于孤独可能达到十分恐惧的程度。有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调查,发现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遇事无人诉说之苦。

1992年上海曾对1446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36.7%的老人会全年足不出户。子女远走高飞,年轻人离开家庭踏上社会,老年人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后,尤其“孤苦伶仃”。他们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统往往趋于脆弱。老年丧偶者,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认为自己上了年纪就只是能一步步迈向坟墓,重者还加快老年痴呆。

1、“空巢”孤独感的表现

有“空巢”孤独感的老人往往表现出爱回忆往事,觉得受到冷落,不喜欢参加活动,闭门发呆,不同亲友来往;总觉得别人对自己很冷淡,觉得人情冷漠;认为离开了子女,自己就没有情感依附。

2、“空巢”孤独感的成因

(1)不能正确认识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后要独立,要开拓自己的事业,但为人父母却不习惯于这种事实。

(2)错误的认知:极端地认为子女不在身边了,感情不存在了。

(3)固执地怀旧:觉得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清净得如同一潭死水,因而郁闷、孤独。

(4)没有发觉身边的老伴儿是自己唯一的终身伴侣,因孤独产生了一切排外的情绪。其实,很多人并不孤独,因为老伴会永远和自己待在一起。

3、调整指南

针对每个“空巢”老人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发泄和社会影响疗法。

(1)多看看电视,听评书、音乐,精彩时可大声宣泄。可以利用子女不回家,向周围朋友、老伴发泄不满,当成交谈的对象。

(2)社会影响:与当地老年组织联系,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叫老朋友,外出喝茶、下棋,使得生活变充实。

(3)家庭关注:子女要定期轮流回家探望,常回家看看。合家欢聚,享受天伦之乐。丧偶老人更敏感,更易孤独,子女、社会更要多加关注。条件允许可以去养老院,还可以帮助老人重新觅偶,重新选择新的伴侣生活。

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父母把孩子养大。孩子成家立业,从父母身边独立出来,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家庭发展的规律。

孩子“离巢”是孩子成熟的标志。孩子长大了,父母总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眼光。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总是孩子,对他们总不放心,总觉得孩子离开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一套自己处理事务的方法。父母不要把孩子与自己看法和做法上有分歧当成孩子的幼稚、无知和无能。对孩子“离巢”的关心是必要的,但担忧则大可不必。

夫妻才是真正的伴侣。自从孩子出生,夫妻的情感转向了孩子,孩子成立家庭的中心,夫妻之间的互相关心相对少了。现在孩子“离巢”了,情感转向伴侣,只有夫妻之间才能终日相伴。所以老人夫妇调节夫妻情感,改善夫妇关系,把关心爱护转向自己的老伴。这样,才能填补子女“离巢”后留下的真空,适应晚年生活。

老年恐惧症成因与指导

随着身体整个机体功能的减退,60岁以上老人躯体疾病发生率达60%以上。但是确有一部分老年人本来身体很健康,可一看到同龄好友生病或过世后,也觉得自己身上这痛那痛,顽固地认为自己也患了某种疾病。虽然检查未发现异常,自己仍然不能消除疑虑,由此产生恐惧、悲哀等消极情绪,给工作及家庭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这就是“老年期恐病症”。

1、老年期恐病症的表现

(1)自感身体严重不适。觉得有头痛、头涨、眼花、记忆力减退等躯体毛病。

(2)神经症状。神经极度衰弱,有时还莫名其妙地耳鸣失眠,产生麻痹感、疲劳感等。

(3)消极等死。认为自己行将就木,不愿意在做什么事,得过且过地“等死”。

(4)消沉颓丧。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在别人看来好像真的有病了。

2、老年期恐病症的成因

(1)认识不足。面对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有些老年人总要求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年轻时抑郁旺盛和强壮,对那些生物性衰退衰老、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够,而对一些慢性病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明显了才意识到,并由此产生恐病心理。

(2)敏感多疑。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医学科普文章上的种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

(3)环境刺激。老年人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掉会,看到别人的疾患去世,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常怀疑自己患病,惶惶不可终日。此外,老年人患慢性病者较多,家庭中的环境、气氛不和谐,逆行刺激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病情的反应,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引起病人惶恐不安而产生恐病情绪。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恐病症或疑病倾向是一种自恋活动,从年轻时爱指向他人到老年时转向自身,转向对自身的过分关切和爱怜。据调查,老年妇女的疑病现象,显着多于老年男性。

3、分析

老年人总固执地认为自己病入膏肓,以致吃不下饭、睡不着、敏感、多疑,不相信亲友,对身体过分关注。有时整日忧心忡忡,喋喋不休地向朋友亲人叙述自己所谓的病情,或反复检查自己的心率、血压、尿液颜色……或如饥如渴地查阅各种医疗书籍,“对号入座”,频频去医院纠缠医生,闹得全家上下不安宁。

4、心理指导

首先让老人放松,消除忧虑与焦虑,中间可辅助药物治疗。其次可以用兴趣转移法,让他们将注意力转到别处。还可以采取气功疗法,在气功的练习中,身心得到保健。

我们可以帮助指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活动,早上去公园打打拳、练功,中午去买菜,晚上读一些诗词,看一会电视。这样,就会觉得精神好多了,就不会再有以往的忧愁和焦虑,情绪大大放松了。平时反复检查心率、血压、尿液等,可以认为是不必要的了;虽然阅读医生,是学习和了解医疗知识,但是已不“对号入座”了。

一段时间以后,老年人切实感觉到“精神高扬,病魔投降”的道理。所以说“心病心药治,老树老弥坚,长笑长开怀,晚景晚霞艳”。还由于看书学习使人变得心情豁达,开阔视野,抒发胸怀,活跃思维,不再担心躯体会出现什么毛病。

恐病症的主要症状是身体某些部位会出现疼痛会感觉异常;有时会感觉鲜明,描述生动。当经过检查证明其实没有病,只要将注意力从自认为的患病部位转移,症状就会自然减轻或消失。但是由于恐病症人的敏感、多疑与固执,他们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固有观念。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忧愁焦虑会给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甚至会真的引发病症。

恐病症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应配合医生做有关的各项检查,当证明身体是健康的以后,放松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兴趣的事情上。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