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老人健康 • 正文

老年人臀部着地脑出血

发布时间:  浏览: 500 次  来源:网络

一般人摔倒后若只是屁股着地,爬起来应该是没有什么事的。但是老年人就不是这样了。老年人摔倒即使只是屁股着地。但是也依然会有可能诱发脑出血。

老年人臀部着地脑出血

64岁的叶先生在吃香蕉时突发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心慌、出汗,持续10分钟后,症状消失,急来医院就诊,脑CT检查无异常。医生追问病史,得知半个月前叶先生因路滑摔倒在地,当时臀部着地,程度较重。

在医生的坚持下,叶先生进行了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穿刺出均匀血性脑脊液,遂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来,经过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医生发现叶先生的颅内有一个豌豆大小的动脉瘤,于是立即给予止血和手术治疗。一个月后,叶先生痊愈出院。

最常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是脑动脉瘤,此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及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等,也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情绪激动和用力是该病的主要诱因。

老年人由于血管脆性增加,其他部位的外伤,如臀部摔伤,也可能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发生在外伤后数天至数月。

“老黄”老年人第一致盲杀手 50岁后要查眼底

“我宁可少条胳膊少条腿,只要还我一只眼睛”,这是很多眼病患者的心声。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主任医师魏文斌说,作为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老年性黄斑变性(简称“老黄”)往往被忽视。其实,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成熟和老龄化进程加速,“老黄”正逐渐替代白内障,成为老年人致盲的第一杀手。

预防:50岁后要定时查眼底

最重要的预防是早发现。魏文斌说,“老黄”50岁前发病率很低,而50岁以上发病率达到10%以上。建议人们50岁后要定时查眼底,一年最少一次。尤其是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白内障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人群。

治疗:打两针,视力可恢复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直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眼内注射药物诺适得可帮助恢复视力。这是一种新生血管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治疗“老黄”(主要针对湿性黄斑变性)。

患者平均需注射两针,一针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第一针打完后,一周左右视力有所恢复,部分患者一个月左右需再次或多次注射,治疗后近八成视力有改善。

自查:读报时串行、变形

魏文斌介绍,视网膜上的黄斑中央有个小凹,主要负责看精细的东西,一旦黄斑病变,精细视力就会受损,表现为读书看报时老看串行,或者字发生变形。

还可以在纸上划条直线,在适当距离下,先遮蔽一眼,用另一眼观察直线是否变形?某一段是否变暗?如有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用抗菌药“四字”原则

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胃肠道蠕动减缓,再加上抵抗力差,肠道十分敏感,一旦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就易引起药源性腹泻,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在服用例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这些抗菌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做到“诉、试、遵、察”四个字。

1.诉 病人在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诉出自己的病情、用药情况以及有无药物过敏史,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试 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的患者,最好先做个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使用,以及选出最合适的抗菌药。

3.遵 服用抗菌药物时,剂量、时间及疗程一定要遵照医嘱进行,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以确保用药安全。

4.察 在家用药时,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变化情况,有条件者可写个用药日记。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出现长时间腹泻应尽快就诊。

久咳不愈也可能是心脏病

最近很多人出现咳嗽症状,部分患者呼吸系统检查正常但依然久咳不愈。专家表示,咳嗽症状并非都由呼吸系统问题所致,还有可能是心脏出了毛病,因此建议检查心脏功能以对症就诊。

今年68岁的崔大爷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几天前开始不停咳嗽,但咳嗽时没有痰,体温基本正常,稍有活动便会感到心慌、胸闷,甚至出现气促症状。起初崔大爷以为是感冒,但吃了一周的止咳药,却咳嗽得更加严重,几乎不能正常休息。他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查才发现,久咳不愈的原因是患了冠心病,并引发左心衰。后经过药物调理,崔大爷的咳嗽症状开始好转。

新桥医院心内科耿召华副教授介绍,这种咳嗽西医称之为“心源性咳嗽”,主要原因是左心衰引起的。左心衰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频繁咳嗽(多为干咳)、胸闷、气短,活动后尤其明显。除合并感染外,心源性咳嗽一般无发热或浓痰,抗生素疗效不明显。

耿召华表示,很多患者认为咳嗽就是呼吸系统问题所致,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也有可能是心脏问题。他提醒,如果久咳不止,活动后即感心慌、胸闷、气促,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是否患有左心衰,并建议及时就诊,检查心功能,切不可当成感冒治疗而给健康造成更大损害。

突然嫌吵或是“歪嘴风”

陕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赵建安指出:通常人们认为“歪嘴风”仅在冬季发病,而实际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常在清晨起床时或外出吹风受凉后发生。根据面神经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出现病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可表现为嫌吵。

“歪嘴风”主要是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同时应消除炎症,避免面神经进一步受损。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独到的疗效。

有的患者发病前耳郭内出现疱疹,这是较严重的一种,建议感冒后或疲劳受风后耳后疼痛、颈项强痛不适时及时就医。

“拐”出幸福晚年

上大学的时候,听老师说他的门诊里有好几根拐杖,都是患者治好了,就把拐杖忘在了门诊。作为一名医生,能帮患者扔掉拐杖固然好,可拐杖当使就得使,才能保护好老人的健康。

早用拐杖保护膝关节

很多人认为使用拐杖就是老了,所以能不用就不用。但在国外,很多50岁的人就在使用拐杖,关节疼痛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膝关节负担过重造成的,拐杖可以减轻膝关节50%的负荷。在临床上,使用拐杖是治疗关节痛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上肢下垂手杖平腕部

并不是每一根手杖都适合生理要求。英国沙英勃利博士介绍两种测量手杖长度的方法:一是将上肢紧贴身体一侧下垂,腕部与地面的距离即是应该使用的手杖的正确长度;二是测量地面到大腿骨上端外侧突出点(即大转子)的距离,应是手杖的长度。另外,手杖的杖柄宜稍宽,可使老人或关节炎患者手感舒适,疼痛减轻。手杖头要用金属箍加固,以避免在使用时因杖杆损坏而发生意外。

扶架拐杖前先练肌力

扶架拐杖行走之前首先应卧位锻炼两上臂的肌力和肩带肌力。其次要增强腰背部和腹部的肌力。再练习起坐和坐位的平衡。完成以上训练之后,方能练习架拐站立。

扶拐杖走路有讲究:

双拐站立 将两拐杖置于足趾前外侧15-20cm,曲肘20°-30°,双肩下沉(勿耸肩),这时上肢肌力落于拐杖的横把上。若患者的肌力不足则可取三点位站立,即将两拐杖置于足前外方20-25cm,这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于拐杖上。

背靠墙站立 患者以背靠墙,将重心移至一侧拐杖,提起另侧拐杖或重心靠墙,提起双侧拐杖。

架拐行走 两拐杖置于两腿前方,向前行走时提起双拐置于更前方,将重心置于双拐上,腿稍弯曲,用腰力量摆动向前。

单拐行走 健侧持杖,行走时,拐杖与患侧下肢同时向前,继之健侧下肢和另一臂摆动向前。亦可先将健侧臂持杖前移,然后移病腿,最后移健腿。

结语:老年人生理因素决定,不管是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的,一旦发生磕碰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6,作者:邢宏义,李海清,文爱东,吴一福,周凯,王海泉,朱本浩,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