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老人健康 • 正文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副作用

发布时间:  浏览: 281 次  来源:网络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副作用

精神神经症状老年人脑组织对药物反应敏感,其原因是脑细胞数量减少,脑血流量下降和脑活力减退,因此对中枢神经抑制药的反应敏感性增高。

例如利眠宁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多种功能。通常用量5~20毫克,就有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若大剂量服用,如青年人服600毫克,老年人服60~70毫克,即能引起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左右摇摆、易跌倒)以及尿潴留、皮疹、粒细胞减少等,若长期服用,可导致药物的依赖性,突然停药还会出现停药反应症状。又如盐酸金刚烷胺,又叫金刚胺、三环癸胺,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口服1次0.1克,每天2次,服药不得超过10天。如果自己任意加量,每天剂量超过0.2克,即可引起失眠、不安、共济失调、头痛、口干、语言不清等精神神经症状。癫痫、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禁用,否则会使病情加重。

体位性低血压随着增龄,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血管运动中枢调节机能减弱,因而不能灵活地调节变动的血压。当使用某些药物时,如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利尿药等,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故老年人使用这些药物应慎重。

永久性耳聋老年人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此时如果用了某些易在耳液中积聚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均具有耳毒性。可导致小孩和老人永久性耳聋。上海市普陀区聋哑学校7年级学生53人中,药物致聋者31人,占58.5%。除3人属母亲孕期使用药物致聋外,其他28人均为后天使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致聋。老年人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上述药物容易在耳液中积聚,导致耳聋,而且这种耳聋常被误认为衰老所致,应引起重视。

药物性尿潴留老年人使用抗帕金森病药、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米帕明、盐酸多塞平等药),均可引起尿潴留。特别是有尿道、前列腺功能紊乱的老年人更宜诱发尿潴留。例如,阿米替林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均较米帕明强,但服用后易引起嗜睡、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排尿困难,老年人易引起尿潴留和麻痹性肠梗阻。所以,有人主张,老年人用三环抗抑郁药时,开始剂量应分多次服用,以后逐渐加量,可减少副作用。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强效利尿剂,也要格外小心。

此外,对特殊制剂的副反应也要熟悉,如地高辛过量和奎尼丁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等。奎尼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用于预防房性、室性早搏等。口服1次1~2片。但是,不良反应多见,安全范围小,常有恶心、呕吐、耳鸣、头晕、视觉障碍;特异体质的人,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大剂量可抑制心肌收缩力,直接扩张血管,造成低血压。对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者甚至可致心室颤动;窦房结功能低下者,可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所以,不可麻痹大意。

对药物副反应的防范

停服无益或无病症的用药由于临床医生对治疗未进行随访,或患者错误地认为,如果停药病情会变得更坏,因而病人经常服用无效的药物。这种病愈仍服药或无病服药的情况,常可给老年人带来药害。治疗是否有益,可通过体检或临床观察来确定,也可采用停药观察法,如无症状发生,即应停用药物。

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占40%,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检测,这些反应经常被忽略,而老年病人往往更难识别。所以,病人用某种药物后要仔细体会,如果症状反而加重或引起了其他副反应,就应当立即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

避免药源性反应一种药物的副反应常用另一种药物来治疗,但这又可能发生新的药物副反应。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开始用药时就应当合理选择,尽量消除或减少开始时的药物副作用。

用药种类要简化药物用量越大,疗程越长,每天服药次数越多,服药品种越多,毒副反应就越大。服用2种以上药物时,有6%发生相互影响;服用5种以上时,这种危险性增加至50%;服用8种以上药物时,则增至100%。所以,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慎选主要药物,应用最少药物的最低有效量为上策。千万不可多药齐下,梦想一日之内百病皆除。须知有时一种药可治多种疾病,如钙拮抗剂可同时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新近研制的控释剂,多数每天只服1次即可。如需同时合用药物时,以不超过3~4种为宜。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