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临床前期和临床期,临床前期因多数患者常无症状而称为“静型流行病”,也可由于骨转换的加速和骨骼负重耐受力下降,引起负重性疼痛。骨折后整个生物力学环境改变,症状相继产生。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和骨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渐进性的,疼痛的出现与骨吸收增加的程度及骨丢失的速率密切相关。一旦发生骨折常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而疼痛是新鲜骨折的主要症状。
①引起疼痛的原因: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始动因素。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程中,由于骨吸收的不断增加,骨量的严重丢失,结果使骨的形态和结构受到破坏。在骨小梁表现为骨小梁变薄、变细、穿孔甚至断裂,在骨皮质表现为皮质变薄、髓腔扩大。这些病理改变不仅影响了骨骼的内环境、也波及到骨骼周围的组织。如椎体微细骨折引起椎体的压缩变形,首先伴随出现的是脊柱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为了维持稳定,肌肉需代偿性地增加张力,再加上变形的椎体对肌肉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痉挛性疼痛。又如骨小梁和骨皮质的病理改变会引起骨内压增高,影响微循环产生淤血,骨膜应力增加等引起张力性疼痛。此外,由于组织损伤后产生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造起炎性疼痛。除此以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促发或诱发的一些病症也可引起疼痛。
②疼痛的部位:以腰背部疼痛最多见,疼痛范围是以脊柱为中心向两侧扩散,体位改变可减轻或加重疼痛。如仰卧或短时的坐位可以减轻,久坐、久立、久卧、扭转身体、前屈和后伸时会加重。其它部位也可出现疼痛,如骨盆、髋部、臀部、骶尾部、膝踝部、足跖等部位的疼痛或顽固性的足跟痛,较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疼痛。
③疼痛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初起时疼痛为随人体的动静状态变化而出现的间歇性疼痛,以后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加重为持续性疼痛,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④疼痛性质:以酸痛、胀痛、钝痛、深部痛为主,当出现骨折时可引起急性剧痛,而椎体压缩骨折时约半数患者感到疼痛或疼痛加重。
⑤疼痛伴发的其他症状:如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小腿、足底、腹部、肋部或手部,其次是肢体麻木、乏力、失眠、精神焦虑或恐惧感等。也有少数伴随肋间神经痛或腹痛。另外,骨质疏松症是脊椎退行性病变的促发因素。当椎体压缩变形后可加重椎间盘病变和骨赘而伴发胸痛、下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如果马尾神经受压还会出现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2身材缩短、脊柱变形
身材缩短、脊柱变形(以驼背为主)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椎体发生楔形变或多个椎体的压缩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椎体楔形变与压缩骨折往往在自身躯干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发生,不一定有明确的外伤暴力。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和椎间关节构成。椎体主要由骨松质组成。发生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首先遭到破坏(最先波及的是横行骨小梁、而后是前柱骨小梁和后柱骨小梁),骨小梁数量、形态、结构的病理改变使骨强度明显下降,在反复负荷的作用下而出现微细骨折致椎体压缩。椎间盘的退变和椎体的压缩都可使患者出现身材缩短,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使身材缩短更为明显,在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时,脊柱长度可缩短约10~15cm,远远超过了因年龄增加引起的身材缩短。当椎体被压缩时,脊柱的后功能单位(包括椎板、椎弓根、脊突,由皮质骨组成)高度不变而使脊柱前屈、后突形成驼背。而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压缩多呈楔形,以胸11、12和腰1、2为主,因而使后突的角度明显增加。骨质疏松症时,椎体的骨吸收并非是均质的,加上外力的影响,也可以出现脊椎的侧突畸形。
3骨折
骨质疏松症与骨折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折的患病率约为20%,常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或首诊原因。一旦发生骨折,骨折部位的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都会出现。部分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甚至还能步行,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应引起重视。
过量的骨吸收是骨质疏松症的本质,它使骨量、骨结构及骨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衰变,在这一慢性变化的过程中,骨的微型损伤日积月累,骨的重建和修复失去代偿和平衡,最终使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这是骨折的病理基础,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的内在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椎体外骨折一般均有暴力诱因但轻微损伤即可诱发骨折。轻微暴力是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在自身高度水平跌倒所产生的暴力程度。椎体骨折可由躯体自身重力导致,不一定有外加暴力。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视力、平衡力、肌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容易摔倒,摔倒则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主要外部因素。骨质疏松症骨折好发于骨的干骺端和胸、腰椎部位。最常见于股骨上端及胸、腰椎(楔形骨折)。
专家提示:由于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可引起胸闷、通气障碍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便秘、腹胀、上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易折也不少见。以上如有此病症发生,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