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老人健康 • 正文

老人进补的好季节—冬季

发布时间:  浏览: 346 次  来源:网络

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冬天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而以冬至之后的“三九”最为适宜。

专家特别提醒,孕妇、儿童、高血压病人等不宜进补。孕妇滥用补品可殃及胎儿甚至导致早产、流产,儿童滥用某些补药可造成性早熟。患有肾结石和高血压等实症的老年人,服用人参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

专家建议,冬季“食补”,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冬天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

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鸡、甲鱼、龟、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天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其它还有药酒、药粥等,均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情况选用。

在保持食品多品种的同时,专家特别推荐8种食物,黄豆芽、牛奶、黑豆、香菇、大豆、黑木耳、狗肉、鲈鱼。

老人进补需防脾胃不适

“一些老人往往在进补之后,出现脾胃不适,这与进补不当有关。”绍兴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马阿火医生提醒说,老人进补前最好先健脾胃,做好“底补”,尤其是需药补的老人。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加强脾胃功能,使其不致“虚不受补”。专家建议,芡实是底补的最佳食选,可选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羊肉等食用。也可先服用些党参、白术、茯苓、薏仁、扁豆、陈皮之类调理胃肠的药物。

专家建议,老人冬季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咳喘病者每晚临睡前吃几个核桃仁(不要去掉仁上薄衣),再将一片姜同放在嘴里慢慢细嚼,徐徐咽下,可镇咳平喘。常食炖母鸡、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取发透的海参两只,切片加10枚大枣与米煮粥,加盐调味食用,有养胃健脾、补肾益血、暖背祛寒之功效。

冬季养生食谱大全:

干姜羊肉汤:

功效:温补脾肾,适于精神委靡、喜温畏寒、腰部冷痛、四肢冰冷、大便较软、小便量多等脾肾阳虚者。

材料:干姜二两、黄精五钱、羊肉500克及米酒适量。

作法:将所有材料加水适量,电饭锅蒸熟即可饮汤吃肉。

十全大补麻油鸡(四~五人份):

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头晕目眩、四肢冰冷等,常食此方,可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

材料:乌骨鸡一只、姜三片、人参须三钱,白术三钱、白茯苓三钱、炙甘草一五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五钱、白芍三钱、黄耆三钱、肉桂八分,生姜三片、麻油及酒适量。

作法:将全部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已烫除血水之鸡、姜及药袋全部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及米酒一汤匙,先以大火煮滚,捞除浮沫后改为小火。炖煮约一小时,取出药袋,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山药红豆汤(十人份):

功效:补肺益气,补血强心,健脾养胃,补肾填精,温中散寒,利水消肿;适于常见疲乏无力、懒言懒动、头晕目眩、面色苍白、面浮肢肿、贫血等气血不足者。

材料:新鲜山药500克、红豆250克、红糖适量。

作法:山药削皮洗净,切成丁块备用;将红豆放入锅中,加水浸泡一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十分钟后,熄火焖约一小时;再转为大火,加入山药,煮滚后转为小火,煮约五分钟,熄火焖约三十分钟,加入红糖,即可食用。(此种煮法,可保持红豆及山药之外型,并可享有香甜滋味)。

胡椒猪肚肠(四~五人份)

功效:健脾温骨止痛,适于常见胃痛隐隐,腹胀纳差,体倦神疲,泛吐清水,喜暖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等虚寒体质者。

材料:猪肚一个、党参五钱、芡实二两、红枣十二个、胡椒三十粒、生姜四片、米酒适量。

作法:猪肚用盐擦洗干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再将其余材料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约两小时,去除党参,调味后即可食用。

清蒸枸杞甲鱼(六人份):

功效:滋补肝肾之阴:适于腰酸头晕、烦躁不安、潮热盗汗、烘热汗出、手足心热等肝肾阴亏者。

材料:枸杞二两、菟丝子五钱(布包)、甲鱼一只,葱、姜及米酒适量。

作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隔水清蒸,蒸熟后调味即可食用。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