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人们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都是由我国统一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来的。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人们的退休养老待遇也是因人而异的,基本上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养老金计算公式实际上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致的,不过江苏省还略微特殊一些。江苏省的计算公式多了一项最低缴费系数,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之间的社平工资确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和全省社平工资之间的关系。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最低缴费系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缴费年限)×1%。
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实际上等于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计算养老金使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多数人认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不应该低于0.6不能高于3的。但说实话,由于各地缴费档次之间的不一致,特别是北京、四川、江苏等地过去确实存在着一些缴费基数低于60%的情况,因此这位老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最终只有0.5332,也难怪养老金待遇会低了。
最终41年龄10个月的工龄,基础养老金是2506.68元。
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实际上是8309元,有关养老金计算的计发基数是按照去年的7974元计算的,预计后期还要重新计算。有关基础养老金待遇会增加4.2%,也就是100多元。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这一部分似乎在全国都是彻彻底底统一的。都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不论在全国任何地方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一样。
余额78084.72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561.76元。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十四五期间我们不仅仅面临的是延迟退休,养老金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也会出现变化,而且也会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