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职业规划 • 正文

我们到底为什么工作?

发布时间:  浏览: 405 次  来源:网络

一、普通青年的职业迷茫

刚毕业的时候,关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很迷茫。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做大五、九型人格等等各种职业性格量表。测来测去还是解决不了心头的疑惑。一般的测评结论里面都会有一批“适宜从事”的职业。那么多“适合从事的职业”,我究竟哪个最适合呢?难道真的有人会对一个事情感兴趣一辈子吗?我一辈子干一件事情,也太无聊了吧......

有一次在网络上找到一个职业咨询机构,当面聊了很久,依旧没有结论。那位咨询师自己30岁都没有换过工作,说出来的东西毫无说服力和指导性,凭什么我要信他的呢?总之关于“工作、职业”的解决方案,就是遍寻不得,没有人能给我答案。我总觉得没有安全感,那么怎么办呢?既然别人给不了答案,那我就自己找吧。我想:如果有些错误不可避免,那么我希望这些错误能在年轻的时候犯。

我本科专业是“造飞机的”(不是打哈!),说出来大家可能会觉得好笑!哈哈~工作四年半时间,我抡过大锤、画过汽车图纸、卖过挖掘机、给教授做过科研助理、跟大小老板谈过各种商业项目;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走过了中国中西部一多半城市近百个区县的城区。有段时间,我一个月连轴转,晚上火车、白天见客户,工作的同时顺带旅游了大半个中国;见过无数陌生人,随时在不同的地方扯淡、交朋友。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想不明白这句话到底对在哪里,实在想不通,但是觉得应该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这么做了,里程有几万公里已经数不清楚,见过多少人也数不清楚。有些东西一旦做到了,才会真正理解。我在这里写一些关键点出来,对你有一定用处,但是肯定不如自己亲身体会那么深刻,而且这些体会不仅有看的到的价值,还会成为以后思考、行动的源源不断的素材。多看书,多走走,没坏处。

讲讲我为期一年的“销售生涯”中的一点体验,之前一份工作是在学校里的科研助理,还不算真正面对社会。销售可以说是我真正走出社会,由于比较单纯(傻),四处被骗,也赚不到钱,切糕事件我被人宰了好几十,钱包被偷,被路边行乞的人持续、高额欺骗……相当长的时间里,我被沮丧、失望、对社会的怀疑、绝望笼罩着。

记得有一次,我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地方拜访客户,炎炎夏日,自己一个人拎着小皮包在批发市场里挨家挨户拜访,多数商家都是爱答不理或者理节性的客套。但是有一位大姐特别真诚热心,又是聊天又是上茶,在那种疲惫、失望的状态下碰到这样一位大姐,真的是要感动到哭了。

还有一次在一个十分偏远的郊区,我错过了回市区的末班车,四野空旷无人,我心想这下惨了,横尸野地的节奏啊(那是还没有打车软件)。可是就在我飞一般的速度追过几十米却追不到,焦急难当的时候,一位陌生的大姐骑着电动自行车拦住我,载着我飞奔一路追上了那趟末班车,直接当场把车拦下,我才得以回到住处。

这只是两个小故事。故事里的大姐我都忘记了他们长什么样子,但是她们却悄然对我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我突然发现,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的。从那天起,我就树立了一个特别的人生观念——“每天,只要有一件值得开心的事,那么这天就是美好的一天。”现在无论遇到任何事情,只要想到这些小事情,小句子,总能给自己无穷力量。

总之,经过一些尝试(而不是体验生活),经历了一些挫折和收获。我的职业理念和方向也渐渐确定下来。虽然我的工作经历只有四年多一点,但是感觉自己的时间密度其实是比较大的。

我不希望大家把这篇内容当作励志题材来看。因为事实上很多人都在经历很多的苦和难,这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另外,想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人恐怕不这么认为)。我把经过自己实践过的,对我有价值的经验和体会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我认为在有足够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有些错误是没有必要犯的。如果能够对各位略有帮助,我将备感荣幸。

二、换个角度看待“工作、职业”的方法论。

传统的职业规划,往往针对人格特质、智力、知识结构等对一个人进行评价。可是,各个时代的职业显然事具有很大的变化的,如果单单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可能不太容易看得清楚、全面、深刻。我们把职业放到市场、公司、国家经济的背景中去观察它,可能会有更加清晰、明确、有实践意义的定位和观察视角。

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一只股票,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当成股票的基本面,把公司、行业当成股票的“技术面”,或者趋势......

这种类比不一定完全匹配,但是其中相似的部分和逻辑有助于我们简化问题。毕竟“收益”是职业的一个最关键的指标,这点和股票市场的核心逻辑是相同的。我们从这个相对更容易量化,简化了的角度重新看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有这样几个事实:

1、行业是有波动性、不确定性的,根据时代发展经济周期变动;(图中的曲线)

2、所有的职业都依托于某一个行业,服务于企业的产、销、管理、服务......

3、有一些职业是可以在不同行业里通用的,比如hr,行政,市场营销,这些职位的容错性很高;

4、有一些职业是高门槛,刚性需求的,比如医生,属于“硬通货”,但是流动性不好;

5、工资收入会在“个人价值”(基本面)周边的某个区间上下波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6、转换行业、专业是有风险的,那意味着之前工作的一部分投入会变成无法收益的沉没成本。就像股市里的“手续费”、“印花税”;

7、在错误的行业、专业里呆着也是需要机会成本的。

8、除专业能力之外的综合能力是随职业经验增加而稳步增加的。(图中的蓝色原点代表个人和他的综合能力,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大)

9、在某个新的职业(专业)里,技能、知识水平的上升是符合学习能力增长曲线的。

有一些朋友,毫无方向的跳槽,到哪都做同样的事情,收入基本上也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挣扎,始终难以突破。就像一些投机的股民在股市里频繁买卖、换手,每次都想着低买高卖,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股价虽然有投机性,但是毕竟终究还是要基于合理的“价值区间”。没有基于价值的垃圾股是很难卖出高价的,波动性是有一个区间的。这些朋友其实更加需要的是把自己的尊重职业积累曲线的规律,把自己先提升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再去考虑通过“换手”得到更好的价值回报。

更多的朋友,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敢尝试去找这个答案,混的好一点的靠别人的羡慕自我安慰,混的差一点的,就那么得过且过。一方面羡慕别人主动选择带来的成长,另一方面又嘲笑别人不安分导致的“恶果”,最终还是呆在原来的圈子里自得其乐,呆在舒适圈里盲目的向前走。他们安分守己,他们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像是“银行存款”,会有一定的收益,也会有一点点波动,没有特别巨大的收益,但是运气不太背的话,多数还是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在股票市场里,你很难说服一个新入股市的人不换手。除了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其实也不过是有好的“理财知识和理财习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长期持有某一个标的,忍耐和坚持是需要信心支撑的,而这信心来自于知识和经验。

对于多数平常人来说,在适当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换手(跳槽),来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找到自己最好的价值模式,其实是最佳的方案。

过程中有几个观念,对我的决策影响颇大:有位新东方的老师,为了体验生活“找自己”,一个月换了十几份工作;看到一篇关于人生的“终极追求”的文章,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是没有想明白的,更多人其实甚至根本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就选择那个你没有尝试过的。”

三、如何比较靠谱的跳槽-追随专业不如追随价值

很多人受困于专业,一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自我设限,比如我没办法搞编程,没办法懂文学……另一方面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自我优越感,比如,我是人力资源专业的我就更懂管理!我是软件工程的,我就是、也应该是最懂编程的……这些自我优越感有时还好,有时反而成了负担。

我本人工作近4年半,工作换了5份。我的专业做飞行器制造工程,现在的职业是品牌策划。——虽然一度迷茫,但幸运的是,我遵循了一条很朴素很傻的准则——“追随价值”。每次换工作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决策的。以下是随着我工作变动,大致的技能表变化(别人的行业和经历我也不懂,那不真实,所以只能丢自己的了,这里的各种技能未必足够准确、完善,我自己也不见得高,仅供示例,请悉知。)

“这个小原则”看起来很小,但其实很关键——你是更追求价值?或是更追求收益?就像上面的“职业股票图”,收入等附加值总是在价值的周边波动的。

中间的每次调整,前后的工作之间都在某一个方面可以有效积累,只要你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你便会在下一份工作中努力把这种价值延续下去,最终其实并不是我们选择了某份工作或职业,而是这份工作选择了我们——在这里我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有时候,一些知识或技能看起来可能对下一份工作没什么用处,可是几个技能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显示出了它们的价值。

许多人担心,不是科班出身,起点低,学不会咋办。这个各种版本的解释都有,我只能说,只要不是智力障碍,你就去干就是了(可参阅《成功,动机与目标》)。举个栗子,我没有系统读过市场营销专业,但在网络上、书里不断的补充知识,结合自己的各种实战经验不停摸索完善,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而且自己还在学一些更新的知识。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内事不决问知乎吧:-D。

四、通过“换工作”习得决策方法论——问题一维化

其实换工作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人的一辈子都在选择、决策,一辈子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对于工作这件事有些人做了错误的决策,对未来造成了不好对影响;也有些人则因为想不明白而迟迟不做决策,导致现在工作状态不好,甚至错失良机。他们常常陷于纠结对境地无法自拔,他们一方面羡慕别人有一场说走就有的旅行,一场霸气十足的裸辞;另一方面又在心理暗自嘀咕“这货太2了……”

决策错误的人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根本没有决策的人则承担长期的机会成本。事实上,由于呆在舒适圈常常是更多人易于接受的选择。而做出风险偏好的选择,往往不得不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评价。导致因不做决策的损失常常是多过做了错误决策的人。就像有人说的那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要留遗憾”——这些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工作的选择、决策其实是一个人的必修课。但由于成本、收益、心理感受、社会关系等因素往往是多维度的,甚至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干扰了一个人的决策过程。通过不断的思考、阅读学习,我才渐渐发现迅速决策的本质和方法。——把所有影响决策的因素一维化、数据化。

给影响决策的各个因素赋予权重参数,并进行打分,当所有错综复杂的因素都能够量化的时候,决定就看起来十分简单了。事实上这种决策的方法,不仅在工作选择中有效,在任何可能出现犹豫,需要评估的领域都很有实用价值,在这里我不想展开讲。只是推荐一本书《think smart,act smart(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书中提到的几种决策方法,本质都是将各种因素一唯化。仅以换工作举一个例子,例子类似于书里提到的一种方法叫做“卡佛矩阵”。

换新工作继续现有工作薪酬*1(重要性参数)12工作环境*112专业成长*12-1资源积累*102心情舒适度*1-3~5-3履历质量*1-30长期规划匹配度*135风险(成本)系数*10-2总分1-95

其中有范围变化的,你就要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它,在两个选择之间对比权衡,直到将最后的分数大致相对准确的确定下来(这是个细致的对比、分析、修正过程)。通过最后的总分来进行决策。

五、关于工作和学习的一些联系和方法

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你想学什么东西就直接去了解它,直接去实践它,不管你刚开始多菜鸟(弱),只要你去干,就能慢慢学会它。换句话说,工作、实践,是非常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呢?

1)、“工作挑战倒逼输入”

工作其实是最强烈的逼迫。你的压力、工作内容或同事、领导的反馈,都是最快最有效的。职场新人往往成长迅速,而相对的老人往往容易“怠惰”。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工作内容过于陈旧、常规,毫无挑战。适当增加挑战,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大的价值感。

2)、“合理的信息密度”

浅层知识多的书籍(工作),易于理解(驾驭),比如“1+1=2”、函数。高级的逻辑和结论更有效用。为什么太容易读懂的书,基础信息太多,信息密度太低,而这部分是可以非常迅速的自学到的,没必要读。缺乏高级信息、结构,难以形成有效的技能技巧。稍微难一点的书,基本信息可以比较轻松的习得,构建比较高级的逻辑和框架体系。这样可以固化一些东西沉淀下来。

3)、“学到不等于得到,越投入越高效率”

“高效学习”=主动学习+反复实践内化。很多人都在说自己在学习,可是学习结果差异是特别特别大的。有些人以为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学了一点东西就算学到了。其实那充其量只不过是“学过”。离“学到”还很远,我们主动挖掘的越多,才会收获效率越高。比如,一篇文章,有一些你看不明白的知识点或者原理,你自己动手去查找、理解、实践,你投入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做到、用到、实践到才是学习的末端环节,看一眼就过的知识对你来说跟听了个笑话段子没啥区别。

4)、要么成为极客,要么成为“白痴”

变化太快的时代,一些新鲜事物在不断的产生,挑战旧的理论;一些较新的理论还来不及推广和应用;一些旧的结论本来就有的问题尚存争议,却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一些旧的结论还来不及被发现、讨论、推翻。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的。统计学、博弈论、心理学等所有领域的新知识我们都可以找到,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决策。现在和几年前的信息丰富程度已经大不相同了,足够大信息沉淀,让我们能找到足够多的资料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同时,有些问题,总是很难解决,或暂时无法解决的,但是我们总不能裹足不前,这时候,我们不妨听从那些“常识”性的建议,虽然不一定有效,但常识多数是基于统计学的,至少会让我们少承担一些风险,以较安全的方法前进。

5)尽早给自己的知识划定边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天涯,殆已”。关于信息爆炸的恐惧,在人类历史上可不是第一次。划定边界,并不是说要封闭信息入口,而是要有意识的在特定的领域加强投入。我们现在的择太多了,但是时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还没有过这种基于“资源有限”层面的有意识的思考,那么是时候做出选择,通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某一个可以形成壁垒、深入研究的领域持续深入。

六、一个沟通技巧-从说话的成本说起

是的,说话,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很高。缺乏会计知识、理财意识的朋友多数体会不到这句话的意思。(文中所有的“说话”,不仅代表口头说话,还包括文章、签名、图片、状态等……新型语言)尤其是现在的社交网络时代,你可能因为一条评论、几张照片,而被归类在某个特定的人群标签下,而失去某种机会。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因为天天刷朋友圈而被很多人强行删除了好友,或屏蔽了朋友圈。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不妨多问一下自己:“你是谁,你要传达什么?你要如何传达?”

一个普通人的表达需求,无非是想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求得理解,或者说服别人。很多相信那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沉默是金”,却不理解其中道理。有时候觉得自己说的太多不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说得太少不好。总之——关于“如何说话”这件事,始终是在头疼的状态。

-行胜于言:用正确的方式让人理解、听到你,“用行动,做出来给他们听!”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希望仅仅通过“说话”这件事情,来改变或影响别人对你当前的看法。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别人当下对你的看法,对于陌生人而言,好的说话技巧多少会帮你树立初步印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终究会对你有更深入的了解,“真实感受到你”,而那时,你的表现、行动、你的作品,才真正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你表达的东西最终不会被大家相信,你呈现的东西才是大家真正“听”进去,相信的东西。

-沉默是金:基本上我们多说话无外乎在认为重要的人面前,多多表现自己,在讨厌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

当你说的少的时候,你便很少的对外信息传达,别人没有办法对你作出价值判断,自然,在初识不久的时候,你不会被那么轻易的放入某种价值链条或标签化人群里,被“错误的认识”。

除非特别场合说对话会有巨大收益,其他时间,说话其实并不能带来什么收获;反之,一旦不小心说错话,则可能立刻得到消极反馈,失去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对于喜欢的人,不要说太多,等待更多的时间,让别人慢慢了解你。反之,在对待不喜欢的人时,更加不必说太多话。

七、两个思维技巧

1)直奔主题,抓住本质的第一原理

某一个东西“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到底”,就是本质。比如工作这件事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工作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干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是变化的。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工作这件事情的,至少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作,这件事情的。这个概念被提出是随着分工、各个时代的生产资料分配而被提出和不断演变的。当今的时代,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呢?价值交换。这样说还是不够清楚,啥是价值,你的东西有没有价值?一个一般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实现它的市场价值……如此不断提问,问到最后,往往会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即使万一找不到最终的本质,也比一般人有更大的可能洞悉这个问题的全貌。

2)合理运用类比

我是个特别喜欢运用类比思维的人。类比思维,可以迅速的了解一件旧的事物,但是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不全面,有错漏的地方。但是我认为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要避免这些缺点,用更多的角度和案例去进行类比,可能会比较全面,同时警惕那些类比对象之间的差异和局限性,并通过其他方法摸清它的本质。

即使那些无法类比的东西也是有价值的,那些差异的地方,相对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一个东西的特点。比如下面“游戏”和人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经常听到有人说,“如何在职场中更好的销售自己”——其实就是把工作类比成买卖,把从业人员类比成产品。在他们看来,老板出钱,我们出力,这就是买卖,就是销售。我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是仔细琢磨,发现没啥意义。我来说一下这句话怎么理解:

1、所有的职业,其实都是在销售。但是大家看起来都是一天8小时,可是卖的产品却截然不同。很多人觉得,那些拿着高薪却不怎么干活的人都是臭傻逼,都是“会来事儿的人”。其实每个人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卖的东西是非常不同的,有人卖服务、有人卖产品、有人卖解决方案。衡量价值的并不是你有多卖力,而是要看你卖的东西有多大价值,你是否更加不可取代。显然,卖解决方案的人价值更高。这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为啥领导天天啥都不干,就是动动嘴皮子,却收入更高呢?通常,领导手里的资源、脑袋里是有整套的解决方案的。你想让自己更加牛逼,不要让自己成为最忙的那个人,而要让自己成为那个卖解决方案的人。

2、所有的销售员,都是真正的老板。所有的员工也都是自己的老板,只不过不同的职位所拿的利益分成比例不同罢了,投资多的、承担风险大的获得更多的分红(老板、上司、投资人无疑是承担最大风险的人),所以“打工”心态其实是特别愚蠢的。以这种心态工作,就会很开心,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个苦逼的打工仔,思维也会更加开阔。也不用再把老板当成“黄世仁”来看了呀。

3、游戏如人生,但是游戏毕竟不是人生,我们不得不认真。

我是个游戏爱好者,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游戏就像人生,开局、打怪、升级、赚钱、打仗、直至最后的胜利。游戏中我们常常有输赢,开始的时候很关注输赢这件事,后来自己的水平高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会冒各种风险去真的完全“游戏”、娱乐化。毕竟游戏一局完了可以再开一局,可以是生死局,也可以是娱乐局,完全由自己决定。然而——人生就不是这样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必须参与竞争,即使某一天物质极大丰富,但总体仍然是资源稀缺的啊,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各种重力加速度。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哪怕那些最光鲜亮眼的人,可能娱乐的余地大一点,但是谁都不具备游戏人生的资本。如果不认真,人生这个游戏是要被系统自动扣分的!不认真的久了,被扣的分太多了,就后悔也晚了。


八、偶尔努力就够了,千万不要太努力。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问题,错误的问题。提出正确的问题很重要,发现错误的问题的错误之处也很有价值。错误的问题常常对指导实践是失效的,而这种失效一旦找到问题所在,会帮助我们找到更佳正确的问题。)

1)啥是“进步”:在未来会对自己有帮助的可积累的事情上,进行有效积累。

2)啥是“努力”:中国汉语词语,尽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现在常用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这种引申的表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会给人带来混淆的。“努”力,追求短时间的高爆发、高效率产出。比如举重,是需要“努”力才能举起的,百米赛跑是需要“努”把力才能拿到相对更好成绩的。而长跑则是需要更有策略的发力,你全程发力恐怕还没跑到终点就死翘翘了。——有趣的是,人生真的是一场不需要“努力”的长跑啊!

3)所有进步都会有痛苦?“进步”与人的“劣根性”矛盾。

i)答案恐怕是的,至少绝大多数是的。任何一项技艺的真正习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间极少数人不会碰到困难,迷惑。想要有所成就常常需要利用理性、勇气,去对抗人性(动物性或劣根性),人性天生好吃懒做、天生没耐心、天生恐惧困难与未知......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人性可以算的上是阻碍人们进步的劣根性。努力=巨大的痛苦;进步=较平缓、回馈积极的痛苦。

ii)前面说到,积累是进步的直接原因,而人的劣根性程度是有差异的,而这根性,是小时候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长期隐形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成为影响时间“积累”的系数,这差异直接放大了未来的成就大小。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此看来更有价值。

所以,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积累,就好了,偶尔,“努”一把力。天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可能会抽筋的,好累的,也会让我们远离平和的心态。

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的理解。

我觉得这个强,不是二声(á),而是三声(ǎ),这句话才能说的通。

君子勉力强行——勉力强行,就是要不断与自己的各种劣根性持续斗争,持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持续按照各种规律、理性决策行事。不被情绪、各种主观的习惯影响,如此才能生生不息,进步不止。

十、语言的力量——“工作”这件事的形而上

我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

“我们的人生是由种种苦难构成的,我认为工作是对万病都奏效的灵丹妙药,通过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让自己的人生时来运转。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值得反复品味的句子。)

——稻盛和夫《干法》

“懒惰的原因是,常常不是性格,而是,你没有规划和目标。”

“不要成为那个看起来干的最多的,而要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的乐观主义来自于我的悲观主义,而我的悲观主义来自于我的思考。”

“要么最艰深,要么最前沿——成为不可取代的人。”

作者:李笑来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