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423 次 来源:网络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合同一旦成立后,则会被法律所认可,受到法律所保护。但在一些条件下,合同也是可以解除的。对此,若悠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实践中,当事人在哪些情况下能够解除合同?一起阅读本文了解。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要满足什么情形
我国的《合同法》规定,当某些法律规定的情形发生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就是合同的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解除法定条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而约定解除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一方的行为不能导致合同解除。其联系表现在:约定解除可以对法定解除作补充。比如约定违反合同中的任何一项规定,不论程度如何,均可解除合同。
二、哪些情况下解除权会消灭
合同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当事人的解除权消灭:
1、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2、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