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合同明确规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应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还款方式偿还借款,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当事人可以先就还款期限进行协商,如不能达成协议,处理上应按合同的内容或性质或交易习惯来确定还款期限。
否则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借款,贷款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
但应注意给予履行义务一方适当的合理期限,所以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的,应先向借款人发出还款催告,给借款人一定的还款期限。
2、获取利息是贷款主体的权利,因此,借款人的另一项主要义务是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借款人不仅应按约定的数额支付利息,而且应在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此外,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利息的,依规定,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利息的,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家的限制规定,否则借款人有权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
当当事人的约定高于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那么,超过国家限制规定部分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款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限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3、借款人不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是一种违约行为,会损害贷款人的利益。
如金融贷款合同中,某些贷款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的信贷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发放的,如果借款人不按借款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将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流于形式,最终影响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可能造成部分产业投资过热,影响金融运作。
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借款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同时,贷款人还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解除合同,体现了不同于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强制性。
发现个人借款合同的一方有违约的行为的时候影响到另一方权益的时候,那么是可以根据合同的内容来追究对方的行为的,一般是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赔偿或者是支付违约金,或者是支付额利息。
如果对方拒绝的话,可以进行起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