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审查合同是不是有效如何确定合同生效的时间
审查合同是不是有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同当事人是不是具备相应行为能力。
(2)合同的内容是不是合法。
(3)合同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4)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不是真实。
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合同生效的时间: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
(3)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的生效时间如何确定的
合同签约后的生效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形: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时间的,以约定为准;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所附条件成就时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生效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解除合同通知送达对方后就生效,合同就会解除。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怎样审查合同是不是有效如何确定合同生效的时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