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养生保健 • 正文

四种脑梗死 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  浏览: 466 次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4种脑梗死你都认识吗?

第二章:白内障 别等“熟了”再摘

第三章:看张仲景如何治疗糖尿病

疾病是人类的克星。总是在无意间给人们致命一击,你知道脑梗死吗?脑梗死的症状你知道多少呢?脑梗死的治疗应该如何做呢?

4种脑梗死你都认识吗?

脑梗死又叫脑卒中、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通常表现是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状,患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更是脑梗死“青睐”的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脑梗死其实包含了4种情况,它们病因、症状、结局各不相同,但都应引起重视。

1老年人多发:脑血栓(血栓性脑梗死)

脑血栓是脑梗死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全部脑梗死病例的半数以上,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它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

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相同。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头晕等表现,数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但治疗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脑血栓预后比脑出血要好,但一部分患者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

2中青年人多见:脑栓塞(栓塞性脑梗死)

脑栓塞与前面所说的脑血栓差异很大,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而是身体其他部位(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包括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的赘生物等)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使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软化,引起与脑血栓相同的后果。

脑栓塞发病率也很高,以中青年人多见。它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等症状。患者如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史,患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

3静悄悄的杀手:脑腔梗(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或核磁共振检查。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防治腔隙性脑梗死应采取以下措施: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脂异常患者应进行调脂治疗;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黏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具有活血化淤、芳香开窍、调脂抗凝功效的中药,对腔隙性脑梗死发病诱因有综合的防治作用,坚持服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防止复发。

4痴呆的祸首:多发性脑梗死

多发性脑梗死是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死灶。除常见的瘫痪、感觉与语言障碍外,还可能出现痴呆,这种痴呆称为多梗死性痴呆(即动脉硬化性痴呆)。本病中老年人多见,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本病的病灶越多,痴呆的发生率越高,双侧梗死较单侧容易发生痴呆,所以应该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复发。

白内障 别等“熟了”再摘

白内障是老人常见疾病,但人们对之认识却有诸多误区。有人认为,白内障是大病,得了就会变瞎,这显然言过其实。还有人认为,白内障要等到成熟之后,完全看不见了再手术,这个观点也早已过时。随着白内障手术新技术的出现,患了白内障不必等到成熟了才手术。

白内障不可怕

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高,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100%。老年性白内障是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双眼发病,一般是一先一后。

过去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白内障持续发展会致盲,因此一些老人总觉得患上白内障就会变成瞎子。其实白内障并不可怕,它是人体老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就如同人老了长皱纹一样。—般认为,白内障是—种代谢性疾病。由于晶状体本身没有血液供应,仅依赖于房水及玻璃体渗透,同时由于人类老化过程中,人体的营养、消化吸收功能与机体的代谢机能均逐渐减退,从而导致晶状体营养不佳,引起晶状体组织变性。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晶状体完全混浊需要数月或数年,也可停止于任何时期。

吃药治疗无效, 手术治疗宜早

一些老人患上白内障后听信广告,盲目用药治疗。然而,临床证据表明,没有药物能够解决白内障的问题,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这一点已经得到国内外权威眼科专家的一致认可。专家表示,老年人要正确认识白内障,别花冤枉钱,乱用药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变复杂。

那么,何时做手术最好?认为白内障必须等到成熟,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种观念的产生是由于从前的白内障手术技术的限制所致。随着近年来超声乳化手术的出现,已经克服了这种限制,不必等到白内障成熟再手术。许多老年白内障患者就诊时间太晚,或者确诊后迟迟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视力不佳,跌倒摔伤在所难免,因此更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患上白内障到其完全成熟,需要5~20年的时间。等到成熟后再手术,往往患者视力持续下降,中间要有很多年的时间忍受低视力的痛苦。且等到完全成熟,一些老年患者已经发生糖尿病、心脏病等全身疾病,此时进行白内障手术,难度会增加。另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本身就容易造成眼底的病变,白内障发病后会挡住眼底,使医生不容易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因此,白内障完全不需要等到成熟才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老年白内障有三招

白内障这么麻烦,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戴深色眼镜

研究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愈大。研究者指出,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就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并可阻止视力进一步减退。

(2)防止脱水

在发生脱水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经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会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都要及时补充水分,满足代谢的需要。

(3)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谢机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会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防止视力减弱和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看张仲景如何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古代中医并无这一称谓,而多称其为消渴病,是指由体质因素加以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年高劳倦、外感邪毒或药石所伤等多种病因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典型症状的病证,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论述“消渴”第一人

我国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称:“有病口甘者……名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即认识到饮食不节、肥胖是消渴病的致病因素。“消渴”一词虽首见于《黄帝内经》,但当时多称之为“消瘅”。“消”是肌肉消失的意思,“瘅”是久病或发热的意思,消瘅是因内热引起机体消瘦弱为特征的病证,虽然包括糖尿病的一些症状,但不尽相同。

医圣张仲景虽然秉承了《黄帝内经》的思路,但弃而不用“消瘅”病名,始以“消渴”代之,并在其着作《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消渴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消渴病的病证、病机、治法及合并症,也是我国医学史上用理法方药来论治消渴病的第一人,对后世中医学辨证论治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怎么治疗消渴病

张仲景认为,消渴病是因虚劳而造成的正气不足,营气衰竭所引发的。其主要症状是吃得多而大便坚硬,其原因是尿多,水自尿道走,故大便水少而干结,尿多便干。这一点,跟现代所谓的糖尿病患者多食、多饮、多尿、身体消瘦这“三多一少”的特征是相同的。《金匮要略》中还把消渴病所涉及的脏腑定位为肺、胃、肾,为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的“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1)肺胃热盛所致的消渴病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肺位于上焦,胃位于中焦,肺胃热盛则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尿频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等,适用于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药组成,为清热之剂,有清热生津之功效,再加入人参以增强其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消渴病以口渴咽干者。

(2)胃热肠燥所致的消渴病

《金匮要略》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胃肠位于中焦,胃热肠燥表现消谷善饥,口渴多饮,溲赤便秘,大便坚硬,苔黄燥,脉滑数。麻子仁由麻子、白芍、大黄、枳实、厚朴、杏仁等药组成,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消渴病大便干结者。

(3)肾气亏虚所致的消渴病

《金匮要略》记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位于下焦,肾气亏虚表现为口渴多饮,饮不解渴,小便量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等。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由附子、桂枝、干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组成——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桂枝而成,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着名方剂,又加入附子、桂枝两味助阳药,阴中求阳,温补肾阳,适用于消渴病小便量多者。

《金匮要略》中还记载有用于治疗血淤、气虚、肝郁等所致的消渴病,本文不赘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注重整体调理、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明显,特别是对并发症有着明显的防治优势。而不应忘记的是,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生活方式干预对防治糖尿病更为有效,“管住嘴,迈开腿”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结语:你知道脑梗死吗?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哦~(文章原载于《大家健康》,刊期:2012 第6期,作者:克果/薛琪/晏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