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老人沉默寡言警惕小中风
第二章:突感胃痛竟是心梗
第三章:吃完晚饭就睡觉容易得中风
小中风俗称失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脑部海马血管梗塞引起的。脑部海马血管梗塞会导致老年人沉默寡言。
老人沉默寡言警惕小中风
65岁的陈大伯,这几天突然不爱说话了,总是呆呆坐着。家里人还以为他心情不好,到广医三院就诊时,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伯荣建议其先做一个头部的检查,结果发现其下丘脑有一处血管堵塞,大概有一厘米长的病变。由于脑部血管堵塞,这才导致陈大伯出现突然少言寡语的症状。
与陈大伯不同的是,出现小中风的李先生患上了失忆症,近期的记忆力明显下降,刚说的话转身就忘记了。结果在医院才得知李先生脑部海马区(这个部位管记忆)血管梗塞了,因而出现了类似“失忆症”的症状。
周伯荣介绍,有42%~68%的人中风时,出现的是小血管梗塞,而且症状并不典型,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目前,该院病人中就有近一半的脑中风患者是因为小血管病变而入院治疗。
发生小中风患者在一周内约1/3的几率会再次发作,而且再次发作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脑梗死或脑出血。一旦发现突然出现情绪抑郁,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等情况时要警惕小中风,应该立即到医院的神经或脑病专科去做进一步检查,着重检查血脂、血黏稠度、心脑血管状况、血糖、尿糖等指标,以便及早地发现病变。
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是中风的诱发因素,而中老年人对季节多变的气候适应性差,因而,中老年人在冬季应注意保暖,预防中风发生。
喉咙痛也会致人死亡
喉咙痛是再普通不过的小病,人们都不以为然,痛得厉害就自己吃点药扛过去了。然而,有些倒霉蛋的咽喉炎发展成咽喉脓肿,甚至发生水肿、血肿,一旦肿到封住呼吸道的程度,就可在几分钟之内将人活活憋死。因此,耳鼻喉专家告诫患者不要掉以轻心,喉咙痛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很多人咽喉疼痛,自己在家里吃药没有好转,到医院检查发现形成了咽部脓肿,被要求紧急住院。有的人以为这是医生小题大做搞"创收",于是拿了药就走人,结果在路上憋气越来越严重,一口气没上来就命归黄泉。
咽喉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端,周围有颈动脉等重要的血管及神经,地位十分重要。咽部周围间隙容易发生脓肿,在理论上讲可以是血源性感染,而实际上更多见于外伤,例如喉咙扎了鱼刺,还可源自喉咙感染,没及时控制住的炎症慢慢向咽喉部蔓延。现在气候变冷,扁桃体发炎增多,就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咽炎的患者疲劳过度,或者喝多了酒,也可急性发作而形成脓肿。
宋文光称,脓肿可在4~5天内形成,把喉咙挤得只剩下一条细缝,其间脓肿随时可继发出水肿——水肿的发展速度更快,可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影响呼吸。脓肿严重时,患者可能连嘴都张不开。如果脓肿腐蚀到咽喉周围的大血管,可导致患者死于大出血或血肿窒息。如果发展成急性会厌炎,可随时致人死亡。
不连贯睡眠损害长期记忆
不少人在谈及睡眠时都十分重视睡眠时间。而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只是睡眠时间充足,但睡眠时常中断,有可能会损害长期记忆。研究者认为,无论睡眠总时长或深度如何,一段最低限度的连贯睡眠对强化记忆至关重要。
白天人脑累积各种记忆,此后大脑会对白天发生的事情进行分类,有一些需要‘锁’为长期记忆,这一过程发生在深度睡眠时。因此,任何影响睡眠的情况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这一过程。
专家指出,有一些明显证据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在“锁”住记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种病的症状是睡眠时患者喉咙反复变窄或关闭,限制氧气吸入,致使患者时常从梦中醒来。
此外,研究者还认为,睡眠连贯性是影响多种与记忆相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如阿尔兹海默氏症和与年龄有关的其他认知障碍。
刮痧不当损健康
刮痧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特别是在民间比较推崇。但并不是所有疾病和人群都适合刮痧,如果刮痧不当,不仅达不到保健疗疾的效果,反而有损健康。例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不能刮痧,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等部位禁刮。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操作时,要注意刮痧的时间、部位、力度、方式和工具的选择。刮痧所用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同一部位不要连日刮痧,再次刮痧时间应在一周之后,以皮肤上痧退为准。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要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效果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 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刮痧工具分牛角类和玉石类。牛角类偏泻,玉石类偏补,操作时应选择正确的刮痧板。如果想在家中自行刮痧,最好事先和医生沟通,掌握一定的技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睡觉常流口水要当心
一些人晚上睡得很好,但早上醒来却发现枕头上很多水渍,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但我们提醒上班族朋友们,睡觉经常流口水要当心。
通常导致睡觉流口水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内的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
睡觉时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积存食物残渣,天长日久牙石较多,引起牙龈发炎,乃至牙龈少量出血。因而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有咸味,呈淡黄色。
二、前牙畸形。牙齿畸形是引起睡觉时流口水的很大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齿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常出现开唇露齿,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这类患者最好尽快矫正牙齿。
三、神经调节障碍。除了以上口腔问题,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觉时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睡觉时流口水也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可以到医院进行脾胃的检查。
突感胃痛竟是心梗
“最近刘大爷总是胃痛,以为胃出了问题,就是医院做了胃检查,检查发现有胃溃疡,拿了些药就回家了,结果在回家的路上,胃疼得更厉害了,就往医院返回,途中就不幸猝死。”
孙华毅解释,心脏和上腹部位的痛觉,都是经过同一个神经元来传输的,所以在传入大脑后,患者感觉到的都是“胃痛”。尤其是对那些从前根本没有过心脏病史的中年人来说,由于没有心梗发作的经历,所以多半无法分辨病因到底是什么,而耽误抢救。
中老年人胃痛要警惕心梗。在我国,一部分心梗病人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不典型,疼痛会出现在腹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若出现在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者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这样就会延误病情,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当血管内斑块稳定时,虽然血管狭窄,但其构型相当于皮厚馅少的饺子,不容易破裂;但在高危因素的诱因作用下,斑块不稳定,急剧增大,就会形成皮薄馅大的饺子,很容易破裂。
平时我们的手被划伤了之后,体内会开启凝血机制产生凝血作用,不会失血过多;而当血管内的斑块破裂后,凝血机制也同样会发生作用,这时血管内就会形成血栓,从而使血管狭窄或堵死。一旦堵死后果非常可怕。
中老年朋友由于身体的各个器官机能在减退,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没有心梗的朋友可每天快步走,有心梗的朋友要慢慢走,若行走过快,心脏扩大必会带来心衰。
我们都知道,树木被砍后,水分流失,泥土不可避免地流入江河中,随着泥沙的堆积,航道就会慢慢地被阻塞。只有将堆积的泥沙清除,才可以保证航道的畅通,可若不从源头加以控制改善,这样的问题还会反复发作。
吃完晚饭就睡觉容易得中风
一项新的研究再次证明了母亲的话是正确的,即睡前不要吃东西。该研究显示,晚饭后至少1小时再睡可使患中风的风险减少近三分之二,每多等20分钟睡觉,中风风险可再降10%。
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00位健康者、250位曾经中风、250位曾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晚饭后1小时内就睡觉的人相比,那些等60至70分钟后才睡的人患中风的几率降低了66%;等70至120分钟才睡的人,患中风的几率减少76%;超过2小时后才睡的人,风险减少程度逐渐减少。
虽然这项研究并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用餐后至睡觉前的时间越长,越能降低中风风险,但之前已有研究显示,睡前吃东西与增加胃食道逆流有关,而胃食道逆流又与睡眠呼吸中止这个中风的风险因素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吃东西时血糖会改变、胆固醇含量会改变、血流量也会改变,所有这些暂时性的改变都会影响中风的风险。
老咬舌头警惕脑梗
68岁的老王最近一段时间吃饭、说话时老是咬到舌头,家里人起初以为是他自己不小心,没特别注意。可后来到医院一查,医生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再晚送来几天,甚至有脑梗死的风险。
安徽省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徐国存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频繁咬伤舌头、咬嘴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前兆。有些已经出现脑血管前期病变的人,由于中枢神经已不灵敏,当病变发生在大脑左侧时,就可能频繁咬伤右侧的舌头,而病人的症状仅仅是整天头昏沉沉。
医学专家从多年对脑血管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又比较特殊的脑梗死,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数量占到脑梗死患者总数的近20%。
很多脑梗塞患者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的半身不遂症状,只是出现一侧口角流涎、咬舌头、吃饭时总掉筷子等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轻微症状,大多数病人和家属没有引起警惕,因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老人如果发现最近常咬自己舌头,或伴有头痛、记忆力下降、手脚麻木、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应赶紧就医,接受正规检查。每天花5分钟时间做个身体的自我检查,哪怕只有蛛丝马迹也要及时诊疗救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病人争取时间,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结语:老年人年在生活中一定要时刻警惕自己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切勿疏忽大意。以免耽误病情。(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大众健康》,刊号:2012.04,作者:刘丹、张华、宋文光、朱晶、田茹、曹淑芬、丁熙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