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孕妈妈呵护好你的口腔
第二章:孕妈饮食八“不宜”要牢记
第三章:七种食物对孕妇胎儿最有利
因为得了智齿冠周炎的妈妈最后不得不终止了妊娠。这充分的说明了孕妇的口腔问题真的很重要。那么孕妇如何保护口腔呢?保护口腔孕妇吃什么好呢?
孕妈妈呵护好你的口腔
母亲梦被口腔疾病打碎
晓芬孕3个月时突发牙痛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智齿冠周炎,考虑到腹中胎儿已进入神经系统发育阶段,便试用青霉素治疗,可用药几天后炎症加重,嘴巴肿得张不开,只有借助于手术刀了,但手术前后长时间的用药对胎儿不利。两难之下,晓芬不得不放弃了妊娠。
乔燕怀孕5个月时患上了牙髓炎,担心吃药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坚持不治疗。尽管发了几次烧,依然未用药,一直坚持到宝宝生下来。遗憾的是分娩时发生了急性心衰,生下宝宝后就辞世了,夺走她年轻生命的就是牙髓炎引发的急性中毒性心肌炎。
口腔病谋杀母胎健康
口腔病带给孕妇的危害是双重的。孕妇本身首当其冲,被置于了治疗的风险与不治疗的危险之两难选择中。道理很简单,治疗牙病离不开甲硝唑等消炎药,这些药物乃是胎儿发育的严重威胁;选用青霉素等较安全的消炎药吧,效果又会像晓芬那样差强人意。不治疗吧,轻者要承受顽固的疼痛折磨,重者可能累及心、肺、肾等生命器官。另外,口腔病还可通过感染性和炎症性刺激,引起流产、早产等常见妊娠并发症。
孕期口腔病大曝光
一份涉及3000多名孕妇的调查资料显示:龋病罹患率约为49. 09%,牙龈炎患病率高达77. 48%,充分显示出孕期口腔健康的严峻形势。
为何“十月怀胎”竟成了口腔疾病的高发期呢?首要一条是怀孕改变了体内的荷尔蒙之故。以最常见的口腔病——牙龈炎为例,女性进入孕期后体内雌激素尤其是黄体酮水平迅猛上升,引起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致使牙周组织对牙菌斑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增强,进而诱发牙龈炎,“妊娠期牙龈炎”由此形成。
其次,孕妇口腔内细菌也增多,约为正常人的2.5倍,其产酸茵的数量也要高出2倍多。加上钙质摄取不足,牙槽骨质变得相对松软,牙齿与牙槽骨连接的牙周韧带松懈。藏匿于牙周袋中的细菌毒性增加,对牙周骨组织的破坏加重,往往引起多颗牙齿的松动脱落,形成轻重不等的牙周炎、牙周脓肿等口腔炎症性病变。
再次,孕期女性口味改变,如偏爱酸甜食物或零食.进餐次数增多,增加了牙齿的负担与受损的几率。而此阶段女性又大多因疲劳或妊娠反应太重变得比较慵懒,随便应付刷牙而忽略口腔卫生保健,致龋菌乘机利用食物残渣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表层的釉质脱矿而形成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为根尖炎、牙髓炎等疾患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那么,牙病是不是就威了孕妇摆脱不掉的必然“宿命”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情况下.上述牙病往往都是在孕前口腔问题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的。就说晓芬与乔燕吧,一个是孕前未能拔掉阻生智齿,造成孕期发炎;另一个原本患有牙周炎,进入孕期后恶化为牙髓炎。如果能在孕前对这些隐患予以清除,就不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了。
口腔病带给胎儿的危害也是非同小可,请看“罪行录”。
●孕妈妈可因牙痛而致咀嚼力减退,失去正常的进餐习惯,致使有一定硬度的食物被排斥在餐桌之外,造成营养不均衡,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的营养供给。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出生几率增加。如孕妈妈患有牙周炎,胎儿发生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比健康孕妇高7.5倍;孕期牙周病变加重的孕妈妈,其风险可高达10倍。
●孕妈妈口腔黏膜或牙龈组织因炎症而减弱甚至失去天然的屏障作用,无法阻挡牙菌斑中的细菌潜入血流,进而干扰胎盘吸收营养。当细菌及其毒性产物通过胎盘侵入胎儿后,可触发免疫和炎症反应,对胎儿造成应激反应,给胎儿健康蒙上阴影。
●胎儿出生后,妈妈的接吻、喂食等亲密动作,可将牙周致病菌通过唾液传给宝宝,使宝宝也患上口腔疾病。
呵护口腔从孕前做起
为确保“十月怀胎”顺利进行,呵护口腔健康绝非小事。育龄女性务必抓好以下要点。
1、孕前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对于有问题的牙齿及牙周,如牙龈炎、牙周炎、龋病以及阻生智齿等进行及时正规的治疗,直至痊愈。阻生智齿指口腔中最后一个磨牙C俗称“后槽牙”,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多见),常受颌骨和其他牙齿的阻碍(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而“姗姗来迟”,往往要待18岁以后才能荫出,而其牙体与牙龈之间存在较深的间隙(医学上称为“盲袋”),容易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症,形成“智齿冠周炎”,且最容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恰好是育龄女性选择怀孕的时间,所以成了埋伏在孕期的一颗“定时炸弹”,务必在孕前将其拔除,以绝后患。另外,有缺失牙要及时修复,以恢复咀嚼功能。如果检查没有牙病,则应进行常规的牙周维护,确保不将任何异常情况带入孕期。怀孕以后,还需请牙医做一两次口腔检查,作为产前医疗的一部分。
2、孕期出现口腔感染或牙痛,应及时就医。有些孕妇担心药物会影响胎儿,宁可自己忍痛,也不愿意用药、拔牙或做其他治疗。其实,普通的洗牙、根管治疗、牙齿补缀以及简单的拔牙,在孕期是可以进行的。至于药物,医生也会尽量权衡利弊,选用那些相对来说安全的药物。
3、全面摄取营养,特别要注意安排富含钙、磷、维生素C与D的食物,以维持口腔尤其是牙齿的正常代谢与健康。
4、践行“全面口腔清洁”新理念。不少人简单地将口腔清洁与刷牙等同起来,误认为只要牙刷一动就万事大吉。其实,牙齿只占了口腔较小的一部分(约为25%),还有大部分(约为75%)牙刷“鞭长莫及”,威了清洁的“死角”。所以要更新认识,建立“全面口腔清洁”新理念,既要关注牙齿,也不要漏掉舌、颊、上腭等部分。为此,研究人员设计出了“口腔清洁两步战略”。
①清洁第1步:使用牙刷+牙线.对付口腔的25%面积。请把握好以下细节——
●每餐及吃过甜点后都应刷牙,选择合格的软毛牙刷(减少牙龈损伤)与含氟牙膏(有利于清除口腔细菌),刷牙水宜温,避免过冷、过热对牙本质的不良刺激。
●使用牙线。取约30厘米长的牙线,两端打结成一圆形,将牙线缠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用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绷紧牙线,切入牙间隙,紧贴牙面成“C”字形,缓缓地从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动,每个牙面剔刮4~6次,清除附着在牙面上的牙垢和菌斑。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损伤牙龈;每清洁一个牙间隙要移动一段牙线,直到清洁完毕。
②清洁第2步:使用杀菌漱口水、对付口腔剩下的75%面积,早中晚各漱口1次。目的是达到全面出击的效果,从根本上阻止口臭、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的致病源头,有效预防各种口腔问题的发生。方法是含一口漱口水,反复漱洗口腔的各个部位,尽可能清除掉食物残渣和软垢,持续1分钟左右吐掉。注意:漱口水分为治疗性(如生物漱口水、抑制牙菌膜漱口水、含氟化物漱口水等)与美容性两种,前者适用于牙痛、牙龈炎、牙周炎患者;后者适合于没有口腔疾病的人。另外,漱口水不能过度频繁使用,每天最多用3次,否则会抑制口腔内正常菌群的数量,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口腔真菌性病变,如鹅口疮等。
5、纠正不良小习惯,远离每一个损牙细节。
①中午不刷牙:一些人认为刷牙只是早晚各一次的事,其实睡眠时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速度只是白天的60%,也就是说白天的口腔细菌更多。应增加一次中午刷牙,即早、晚各刷牙3分钟,中午刷牙4分钟。刷牙最好安排在饭后半小时,以免损伤牙釉质。在刷牙的同时,合理使用牙线、牙间刷、符合要求的牙签等工具,必要时施行窝沟封闭,以弥补刷牙的不足之处。
②吃夜宵或夜问吃零食相对于白天而言,人在夜间分泌的唾液较少,牙齿上的污垢得不到及时的“冲刷”。最新研究显示,晚上吃东西的人要比不吃者牙齿脱落得更厉害,最好戒除。
③用嘴呼吸 鼻子不通气或锻炼时习惯用嘴呼吸,会损失更多唾液,增加患龋齿的几率。
④咬指甲 既伤指甲又伤牙,不仅影响牙齿美观,使上颔牙外突,还可增加罹患磨牙症的风险。
⑤不用吸管喝饮料饮料中含有果汁、苏打等酸性物质,频繁与牙齿“亲密触碰”会提升龋齿的风险。所以喝饮料一定要用吸管,直接将饮料送到喉咙部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牙齿接触。
⑥泡游泳池游泳池里的水经过氯气杀毒处理,氯元素能腐蚀牙齿。相反,海水中略带咸味的水可以抑制口腔里的细菌,使口腔环境更健康。不难明白,夏秋季节以去海边游泳度假为上策。
⑦嚼冰块 夏秋季节嚼冰块解暑,但有导致牙齿疼痛、断裂之虞。如果你特别想吃冰块,最好碾碎或磨成刨冰。
6、勤做牙齿保健操。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也可在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
7、定期洁牙。刷牙和牙线也有力所不及的地方,如牙齿根部,细菌可能在此处集结,甚至形成顽固的牙垢危害牙龈。应每年或每两年洗1次牙,让牙齿彻底洁净。
8、正确对待药物牙膏。不少人误以为只要坚持使用药物牙膏,就可以保口腔一方平安。诚然,有些药物牙膏确有一些辅助作用,但要想真正获得健康还得去看牙医,对药物牙膏的选择应主动接受牙科医生的指导。
孕妈饮食八“不宜”要牢记
一、不宜高脂肪饮食
大量医学研究资料证实,乳腺癌、卵巢癌和宫颈癌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孕妇长期高脂肪膳食,势必增加女儿罹患生殖系统癌瘤的危险。医学家指出,脂肪本身虽不会致癌,但长期多吃高脂肪食物,会使大肠内的胆酸和中性胆固醇浓度增加,这些物质的蓄积能诱发结肠癌。同时,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发生乳腺癌,不利母婴健康。
二、不宜高蛋自饮食
医学研究认为,蛋白质供应不足,易使孕妇体力衰弱,胎儿生长缓慢,产后恢复健康迟缓,乳计分泌稀少。故孕妇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应达9O-100克。但是,孕期高蛋白饮食,则可影响孕妇的食欲,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使饮食营养失去平衡。研究证实,过多地摄入蛋白质,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组织胺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头晕、疲倦等现象。同时,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可造成血中的氮质增高,而且也易导致胆固醇增高,加重肾脏的肾小球过滤的压力。有人认为,蛋白质谊过多地积存于人体结缔组织内,可引起组织和器宫的变性,较易使人罹患癌症。
三、不易高糖饮食
意大利比萨国家研究院的医学家们发现,血糖偏高组的孕妇生出体重过高胎儿的可能性、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出现妊娠毒血症的机会或需要剖腹产的次数,分别是血糖偏低组孕妇的3倍、7倍和2倍。另一方面,孕妇在妊娠期肾排糖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血糖过高则会加重孕妇的肾脏负担,不利孕期保健。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孕妇机体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优生。
四、不宜高钙饮食
孕妃盲目地进行高钙饮食,大量饮用牛奶,加服钙片、维生素D等,对胎儿有害无益。营养学家认为,孕妇补钙过量,胎儿有可能得高血钙症,出世后,患儿会囟门太早关闭、颚骨变宽而突出、邱粱前倾、主动脉窄缩等,既不利健康地生长发育,又有损后代的颜面健美。一般说来,孕妇在妊娠前期每日需钙量为800毫克,后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这并不需要特别补充,只要从日常的鱼、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摄取就够了。
五、不宜过度咸食
有些孕妇由于饮食习惯嗜好咸食,尤其是北方居民较严重,多咸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吃盐量与高血压率发病有一定关系,食盐摄人越多,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越高。众所周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妇女在孕期才会发病的一种特殊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浮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可伴有头痛、眼花、胸闷、晕眩等自觉症状,甚至发生子痫而危及母婴安康。因此,孕妇过度咸食,容易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了孕期保健,专家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为6克左右。
六、不宜酸性饮食
孕泪在妊娠早期可出现择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早孕症状,不少人嗜好酸性饮食。然而,联邦德国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妊娠早期的胎儿酸度低,母体摄入的酸性药物或其它酸性物质,容易大量聚积于胎儿组织中,影响胚胎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与发育生长,并易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导致胎儿畸形发育。妊娠后期,由于胎儿日趋发育成熟,其组织细胞内的酸碱度与母体相接近,受影响的危害性相应小些。因此,孕妇在妊娠初期大约2周时间内,不要服用酸性药物和酸性食物、酸性饮料等。
七、不宜滥服温热补品
孕妇由于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流量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子宫颈、阴道壁和输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处于扩张、充血状态。加上孕妇内分泌功能旺盛,分泌的醛固醇增加,容易导致水、钠潴留而产生水肿、高血压等病症。再者,孕妇由于胃酸分泌量减少,胃肠道功能减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胀气便秘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孕妇经常服用温热性的补药、补品,比如人参、鹿茸、鹿胎胶、鹿角胶、桂圆、荔枝、胡桃肉等,势必导致阴虚阳亢,困气机失调,气盛阴耗、血热妄行、加剧孕吐、水肿、高血压、便秘等症状,甚至发生流产或死胎等。
八、不宜食用霉变食品
当孕妇食用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农副产品和食品,不仅会发生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甚至可殃及胎儿。因为在妊娠早期2一3个月,胚胎着床发育,胚体细胞正处高度增殖、分化阶段,由于霉菌毒素的侵害,使染色体断裂颤或畸变,有的停止发育而发生死胎、流产,有的产生遗传性疾病或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愚型等。另一方面,在胎儿期,由于各器官功能不完善,特别是肝、肾的功能十分低弱,霉菌毒素都会对胎儿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发育。大量医学研究资料证实,霉菌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可使母胎患肝癌、胃癌等癌症。此外,母体因食品中毒而发生昏迷、呕吐等症状,极不利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七种食物对孕妇胎儿最有利
最佳防吐食物
晨吐是孕妇最难受也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给孕妇带来相当大的痛苦。选择适合孕妇口味的食物有良好的防吐作用,营养学家认为,柠檬和土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对孕妇尤为合适。
最佳保胎蔬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每100克菠菜的叶酸含量高达350微克,名列蔬菜之首。叶酸的最大功能在于保护胎儿免受脊髓分裂、脑积水、无脑等神经系统畸形之害。因此专家主张怀孕早期的两个月内应多吃菠菜或服用叶酸片。同时,菠菜中的大量B族维生素还可防止孕妇盆腔感染、精神抑郁、失眠等常见的孕期并发症。
最佳饮料
绿茶乃微量元素的“富矿”,对胎儿发育作用突出的锌元素就是其中一种。根据测定,在食谱相同的情况下,常饮绿茶的孕妇比不饮者每天多摄取锌达14毫克,此外,绿茶含铁元素也较丰富,故常饮绿茶可防贫血。
最佳防早产食品
丹麦专家研究表明,常吃鱼有防止早产的作用。
最佳零食
孕妇在正餐之外,吃一点零食可拓宽养分的供给渠道。专家建议嗑一点瓜子,诸如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等。
最佳酸味食品
孕妇往往对酸味食品感兴趣,而孕妇吃酸也确有好处。
不过孕妇食用酸味食品要注意选择。山楂的营养较丰富,但可加速子宫收缩,有导致流产之嫌,故孕妇最好“敬而远之”。而杨梅、樱桃、葡萄、柑橘、等是补酸佳品,孕妇宜食之。
最佳分娩食品
产妇分娩时需要足够的产力,而产力来源于食物,在各种食物中当以巧克力为最佳,美国产科医生称它为最佳分娩食品。
结语:想要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待,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醒妈妈们在怀孕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的用药。(文章原载于《生活健康》,刊号:2012.04,作者:汪玉珍,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