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创业必读 • 正文

创业期“求稳”与“求变”交集

发布时间:  浏览: 460 次  来源:网络
新兴企业的“求稳”与领袖企业的“求变”之间,有没有交集,能不能打通?

  中国最伟大的企业海尔20年的成长心得;巧的是,这一期杂志的封面文章,恰是《中国企业家》第五届“未来之星”,讲的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的“成长的烦恼”。

  在营业额1000亿的海尔和营业额最多几个亿的“未来之星”之间,是不是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做企业,做来做去就像搞政治运动一样。”在《20年:海尔教科书》里,作者胡泳引述了张瑞敏的这样一句话。胡泳同时还解释,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企业在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变革,大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业务模式,追求成长,主动应变。的确,我们可以看到,海尔20年,不变的就是变;张瑞敏的创业生涯,几乎就是一场西西弗斯之旅。张瑞敏最近多次说:海尔精神就是创业、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就是每天从零开始,创新精神就是每天比前一天有所提高。怎样保持创业和创新激情,避免大企业病,成为张瑞敏“每天花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大企业强调创业激情,一次创业之后,还提倡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永远在创业途中。那么真正还处在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型企业,又在关心什么问题呢?

  “未来之星”们普遍希望自己能早点走出创业期,走上成熟期,进入稳定运营。在本期封面文章中,我们向五届105家“未来之星”们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你的企业过创业期了吗”?对于这些以80%以上的平均增长率连续几年高速成长的高成长企业来说,保持高增长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在高增长的同时尽量不失去平衡不突然倾覆──从历届“未来之星”的跟踪情况看,突然崩盘或消失,是它们最大的劫难。深圳万德莱、四川托普、上海交大博通、西安海天天线,这些往日成长之星的失败乃至倾覆,凸显出“稳即是快”的理念之珍贵。人们见多了“疯长”一阵之后突然消失的企业“明星”。能否度过创业期,已经成了检验这些高成长企业的“领袖基因”的一个简单试剂。“我可能还没有度过创业期,因为我还是一个战士,还没有成为一个元帅,我一直梦想有一天不需要我亲自提刀冲锋陷阵。”上海安信地板公司董事长卢伟光的渴望,在“未来之星”中非常有代表性。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