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婚姻 • 正文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离婚时抚养权确定的标准

发布时间:  浏览: 410 次  来源:网络

抚养权是指对子女进行抚养的权利,而抚养权的争夺一般出现在夫妻双方离婚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想要抚养权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那么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离婚时抚养权确定的标准?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

抚养权是基于家庭关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此种亲子关系下权利对象,为未成年人。《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在我国,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两大类,一为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和婚生子女或非婚生子女的关系;二为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以及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的关系。

所以,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权(或称抚养义务)的对象,从血亲关系的分类上有四种情形: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受其抚养教育形成抚养事实的继子女。

二、离婚时抚养权确定的标准

在正常的婚姻关系中,抚养权的归属或责任的归结较少引起争议。只是在夫妻离婚时,基于法律规定的在达成离婚的合意或判决离婚时,必须对财产分割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一并解决的情况下,夫妻间出于不同的考量,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出于亲情的考虑,希望能与孩子共同生活。但也不乏为了争取更多的财产,以抚养权的让度为交换。

父母离婚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指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人民法院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父母双方的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

2.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

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

4.十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权是怎样的,离婚时抚养权怎么确定”问题进行的解答,抚养权是基于家庭关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此种亲子关系下权利对象,为未成年人。欢迎到若悠网。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