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被誉为管教孩子“黄金准则”的正面管教,均为舶来品。虽然两者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两者的目的都是帮助对象成长与发展。正面管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努力培养有幸福能力的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立足于长远考虑,实现安全与发展,例如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企业资产安全、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两者都遵循相应的原则。孩子在成年之前,父母对养育孩子负有主要责任,就如同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一样。正面管教也体现了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这些原则同样与单位的内部控制原则相似。
全面性原则,指正面管教认为惩罚仅仅在短期内有效,而正面管教的做法能够达到有效管教的目的,应该努力将正面管教贯穿于养育孩子的全过程。养育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要把握好重要性的原则,比如衡量是否有效管教用4个标准来判断即可: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和大人建立心灵的纽带;是否长期有效;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良好品格;人无完人,养育孩子不需要完美,大人不是天生合格的父母,也需要学习和成长。父母、孩子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制定规则,温和而坚定地督促执行,减少孩子抵触情绪,体现民主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不能机械学习正面管教的具体技巧,具体方法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随着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完善。
两者都需要激发动力。养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了解孩子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不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正面管教认为,孩子只有在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时,才能培养出责任感来。内控控制也需要深刻认识单位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努力将内部控制建设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提高内生动力,积极协调各部门和人员,将内部控制措施落到实地,实现单位发展战略目标。
两者都需要正确把握度。正面管教认为,当家长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们培养不出责任感;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骄纵时,孩子也培养不出责任感。大人与孩子之间有了种主要互动方式:一是严厉型,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属于过度控制;二是骄纵型,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三是正面管教型,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有规矩也有自由。内部控制亦如此。自上而下实施的内控,如果属于过度控制型,只能一时有效,无法解决长效问题;如果任由各部门人员把握内控,属于骄纵型,那么容易导致部门利益优于总体利益,偏离内部控制目标。巴林银行因为对曾被誉为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尼克?李森过于骄纵,对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内控管理松弛,加上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估计不足,导致了整个银行的灭顶之灾。
正面管教和内部控制所谈的多是手段,更强调正确手段的重要性和对正确手段的具体研究。
手段服务于目的,我们应该用心体会手段背后的原则和人文思想。比如抛弃完美思想,接纳孩子或者单位的不完美,以尊重为基石,共同制定规则,温和坚定执行,动态改进,形成良性合力努力实现长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