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婚姻 • 正文

无效收养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  浏览: 101 次  来源:网络

一、无效收养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无效收养行为的形成:收养人与送养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收养行为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收养行为无效;收养的方式和收养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收养行为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无效的收养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民法典总则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的情形,具体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违反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三、收养孩子如何解除收养关系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存在虐待、遗弃、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无效收养行为是如何形成的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