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劳工 • 正文

走进“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怎么维权

发布时间:  浏览: 503 次  来源:网络

网络约车司机、网络外卖送餐员、网络上门家政服务员等等已经成了互联网+的时代,相应的也会出现很多纠纷,接下来由若悠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走进“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怎么维权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互联网+”行业连接着未来与财富,聚集着无限可能,但对一线从业者来说,原本传统行业赋予劳动者的权益,却在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后,变成了“-”。这些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从业者,其劳动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成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来的关注话题。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近“互联网+”从业者,试图一探究竟。

“互联网+”行业连接着未来与财富,聚集着无限可能,但对一线从业者来说,原本传统行业赋予劳动者的权益,却在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后,变成了“-”。这些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从业者,其劳动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成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来的关注话题。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近“互联网+”从业者,试图一探究竟。

陈某在湖北省武汉市广埠屯从事电脑销售。为增加收入,去年起他开始利用午餐高峰期兼职做起一家外送平台的外卖送餐员。

“成为外卖送餐员的程序非常简单,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上传身份证,然后本人对着手机拍个人大头照上传到送餐平台即算完成。”陈明说,没有相关人员面对面审核,只有一个简短的网络培训,一般第二天就验证通过了。

此后,当附近有客人下单,信息会第一时间传送到手机软件中,陈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接单”或“抢单”。据了解,即使是全职送餐员,注册培训的流程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大一点的外卖服务商会给全职配送员配备统一的服装、手机、电动自行车等。

与外卖送餐员一样,注册成为网络约车司机也很简单。在滴滴出行软件的“司机招募”界面,招募的司机门类很多,包括快车或专车司机、顺风车车主、代驾司机、无车全职司机、试驾车主、豪车全职司机等。

记者注意到,滴滴快车司机与顺风车车主的注册方式大同小异,相比其他类型也较为简单:只需输入手机号验证,然后按照界面输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和车辆注册信息,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与初次领取驾照日期,再上传身份证、驾照原件,车辆与申请人无遮挡合照,最后点完成即可,全程下来十几分钟,一般情况隔天就能收到短信通知验证通过。

对于正进入旺季的上门洗车行业而言,洗车工入行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即可,洗车工在上岗之前会经过几天的培训。正因这种松散的入行审批,这两年已发生多起洗车工偷盗客户或公司财产的案件,案发后发现部分洗车工使用的是假身份。

记者调查发现,不论是专车上门、美甲上门、保洁上门、厨师上门等,大部分依托互联网的从业平台,其从业人员“入行”程序较实体公司或店面都简单快捷不少,但这也为其“劳动者”身份打上了模糊标签。

维权无门:互联网从业平台入行容易,但并不意味着入行后一帆风顺,遇到麻烦想要维权,往往只能自吞苦果。

王某去年通过微信注册成为某互联网宠物美容公司的技师,经过简单培训考核后正式上岗。今年2月,王某上门为客户家的宠物美容时,不料被狗咬伤。事后,王某致电公司,却被告知这需要王某自行与客户协商解决,由客户支付相关赔偿。宠物公司明确表示,未给宠物美容师上相关保险,也不会直接支付医药费。

今年3月25日,网约车司机张明收到订单,在武汉市珞雄路光谷步行街接一位乘客到南湖。接单后,张明即刻开车去接乘客。但因路况不熟,他未能及时到达乘客所在地,在与乘客通话中遭对方辱骂,于是与乘客商量取消订单。

不料,醉酒乘客不但不同意取消订单,还根据订单中的实时定位、车型和部分车牌信息,找到张明及其车辆,手持棍子怒砸驾驶位车窗,并殴打张明,造成其鼻梁和肋骨受伤。事发后,乘客与张明通过公安机关等主持调解达成协议,乘客赔偿医药费。

“这个事儿发生后,网约车平台一声不吭。”张明说,事发第二天,自己所在的网约车平台客服来电询问订单一直“未完成”的原因,他当即将事情经过告知对方。张明回忆,客服只要求尽快把订单取消,对受伤一事,只说了一句“会向上级汇报”,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

“客服只是简单的一句汇报,也没有采取措施,跟不闻不问没什么区别,其间的事都是我们自己解决。”说起公司方的态度,张明语含抱怨,称即便是提供一些公开道义上的援助与呼吁,至少能“让人好受些”。

其实,不仅是司机自己维权无门,乘客的很多投诉也是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约好的车最后没来,而且失联,投诉后要求司机道歉,最后客服称只能赔偿代金券,因为他们也联系不上司机。”乘客马女士认为,网约车公司对司机缺少有效管控措施,是出现问题的根源。

大多无保:除了偶发性的意外难获企业保护,常态化的劳动或劳务合同欠缺,以及没有社会保险更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普遍性问题。

余女士是一名从业5年的美容师,如今签约某上门美容公司。余女士原先在实体店面上班时,有劳动合同,基本工资、社会福利方面也能得到保障,但在她转身成为上门美容师为自己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所有风险都由自己承担,上门美容公司不承担美容师的五险一金,全部由个人自行缴纳。

记者走访调查多家企业发现,不同类型、定位的“互联网+”公司,对劳动者管理方式各有不同,有些与劳动者签订“合作协议”,但绝大部分都不与一线劳动者签订劳动或劳务合同。

“我是全职代驾司机,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不过公司跟我没签任何合同,也没有给我上任何社保。”司机李华谈到自己的待遇问题一脸无奈。李华称自己以前给私人老板开车,那时候老板好歹还给他上个社保,可现如今自己为一估值1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打工,却什么保障也没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互联网+”行业的公司都是如此。

“我很幸运,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公司跟我签订劳动合同,还给上社保和公积金。”神州专车司机吴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估计是整个网约车行业唯一普遍跟司机签劳动合同的,他自己也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自然会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防止被投诉辞退。

除了神州专车,行业内还有京东、顺丰这样的企业,大多与一线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对于这些企业员工,记者在采访期间感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劳动者非常珍惜目前的工作,服务态度和职业操守也明显优于其他公司。作为公司层面,对员工的保护则更多,例如前一阵发生的顺丰快递小哥被打事件,顺丰集团及其总裁王卫就第一时间出面力挺快递小哥,并安排数名高管陪同就医及解决相关事宜。

缺法缺制:网络平台从业者权益的法律及政策、制度领域保障,目前基本处于空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桂君指出,与传统劳动雇佣关系相比,网约车司机、上门美容师、网络快递员等这类“个性化劳动者”更像是给客户提供零售劳动或者劳动服务而获得劳动报酬的。

“平台与劳动者签订的也不是常规劳动合同,而是双方或多方‘联合服务协议’,并且协议多为网上签约。”韩桂君认为,这些协议虽然有效,但与劳动合同有本质不同。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而目前,“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公司,大多仅与管理经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却不与全职的一线劳动者签订合同,此举确实不妥。

“同样是打人事件,顺丰老总与快递小哥是传统劳动合同中的雇佣关系,作为老总有责任保护员工的权益,要求打人者为打人这一行为负责。”韩桂君指出,但网约车与被打司机张明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更像联合提供服务,所以平台是否有责任有待商榷,在这方面劳动合同法目前并不适用,其他法律方面暂时也是空白。

据报道,《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有望很快出台,根据征求意见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与接入的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专家普遍认为,该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互联网公司与一线劳动者的关系问题有了基本定论,至少有了方向性引导。

韩桂君建议,在相关立法、行业性规定尚未出台之际,网络运营平台在劳动者出现意外、遇到生活困难时提供一些道义上的援助非常必要。

武汉大学法学院班小辉博士认为,对于分享经济下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一方面要区分全职与兼职,分析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实质关系,将本质上具有劳动关系属性的就业行为,以劳动或劳务合同予以确定;另一方面,立法对于难以纳入劳动关系保护的就业者,亦应当提供适当保护。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