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劳工 • 正文

劳动者不接受单位的调岗安排被辞退有赔偿吗

发布时间:  浏览: 50 次  来源:网络

一、劳动者不接受单位的调岗安排被辞退有赔偿吗

不接受调岗被辞退是否有赔偿,要看单位调岗是否合法。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视为用人单位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其工作岗位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一)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

(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四)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如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其工作岗位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在调岗行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服从工作安排、旷工等为由作出辞退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单位应当支付相当于经济补偿金二倍赔偿金。

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严格履行劳动合同,不得随意调薪调岗,但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在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劳动者进行合理调整工作岗位。

什么是合理调岗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综合判断:

1、是否就调岗形成合意。劳动合同中虽对调岗问题未作明确约定,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在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进行调岗,劳动者不得无理由拒绝,即征得劳动者同意并非调岗的必要条件。

2、用人单位调岗客观上是否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不得基于报复、逼迫离职等不良动机滥用调岗权,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3、用人单位调岗是否为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须。用人单位调岗因处于经营或业务发展需要,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规律和要求。

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对劳动者可以进行合理调岗,如劳动者对调整工作岗位有异议,应当采用协商的方式解决,而不应当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进行抑制或对抗,如果劳动者拒不到新的工作岗位报到,按照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确属严重违纪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上班10天被辞退单位是应该赔偿劳动者吗

上班十天被辞退是否有经济补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是劳动者有过错的,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则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吗

用人单位招录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和收取以下物件:

(1)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

(2)用人单位不得以担保名义向劳动者收取各类押金,如工作服押金、劳动违约风险押金等;

(3)用人单位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劳动者不接受单位的调岗安排被辞退有赔偿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