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劳工 • 正文

劳动法36条

发布时间:  浏览: 61 次  来源:网络

一、劳动法3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最长限制,具体来说,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个小时,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该条文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时间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报酬;无固定工作时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确定工资支付的时间期限;如果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内,劳动者提前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时支付其工资;如果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内,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需要停工治疗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期限支付工资;

以上是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进行的简要说明,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二、劳动法36条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三、劳动法病假

我国的劳动法并没有规定病假能请几天,这个要根据实际休假日计算的,在病假期间,工资也是照发的,最低是不能低于工资标准的80%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劳动法36条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