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工资没全额补偿工伤给补吗
遭遇交通事故并在工作过程中造成工伤的情况下,受害方有机会获得双重赔偿。
然而,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才能享有这一权益。
具体而言,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事件发生必须是在上下班的路途之中;
2.该事件必须被确认为典型的交通事故;
3.个人在此次事故中的角色必须并不承担主要责任,也就是说,本人尽职尽责或者在事故中仅负次要、同等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由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问题,需要首先遵循现行规定进行处理。
而在工伤保险待遇方面,规定如下:
1.如果交通事故已经对被害者用于治疗的费用、安葬费、护理费、残疾人辅助设备费以及误工工资等进行了支付,那么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不会再给予相应的补偿(交通事故所产生的误工工资收入相当于工伤津贴)。
然而,如果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预先为伤者垫付了上述各项费用,待其在获得交通事故赔偿时应及时归还给相关单位。
2.如果受害方因车祸而丧失生命或者造成残疾,且已经从交通事故中得到死亡赔偿金或残疾生活补贴费用,那么工伤保险带给他们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将不再发放。
但是,若交通事故给出的死亡赔偿金或残疾生活补偿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不足部分则应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予以补充。
3.在职工因交通事故去世或者受到严重的身体损伤的情况下,除了按前述两条规定办理相关待遇以外,他们还可以额外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其它各项待遇。
4.当肇事者逃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受害人无法获取交通事故赔偿时,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该依照相关规定为他们提供工伤保险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据此,职工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上下班途中
关于上下班途中认定,之前主要依据人社部《关于工伤保险有关规定处理意见的函》,上下班途中是指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和合理的上下班路途。
但是实践中何为合理时间及路途难以把握导致产生较大争议,为此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非本人主要责任,是指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的情形。
“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认定应当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事故工资没全额补偿工伤给补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