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知识 • 正文

如何判断一项信息是不是商业秘密

发布时间:  浏览: 386 次  来源:网络

在我国,法律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侵犯商业秘密要承担责任,那么如何判断一项信息是不是商业秘密,关于商业秘密怎么判断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若悠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注销登记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商业秘密首先是一种信息,但商业秘密又不同于其他信息,具有其他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秘密性

也被称为非公知性,这是商业秘密最重要的特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不为公众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一种信息是否成为商业秘密,主要看这种信息是否已为公众所知悉,是不是处于保密状态中,一般人是否能够通过正当的途径轻易的取得。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商业这种秘密都不是绝对保密的。所谓的秘密性,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一种信息在使用或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向外界公开。不仅雇员在工作中可以知悉,用人单位的合作伙伴、政府的审批机构等都有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但只要权利人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就可以认定是处于秘密状态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亦指出秘密性“不要求绝对的秘密,只要该是通常与其打交道的圈子内的人们普遍知悉或易于取得,该信息即被认定为秘密。”

二、经济性

商业秘密的经济性是指商业秘密的使用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使权利人拥有比不知晓或不使用该商业秘密的同行竞争者更有利的地位和竞争势。从而能在竞争中占领先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但是商业秘密的价值并不必然与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取得该商业秘密所花费的成本之间有联系。衡量商业秘密价值性的标准只能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可能为权利人带来的竞争优势。

三、实用性

实用性指商业秘密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在工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应用并能创造出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一般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论成果不是商业秘密。

员工是否违反了保密协议或保密条款,重要的一条是判定用人单位声称被员工泄露的信息是不是商业秘密。这就需要通过商业秘密的上述特征来判断,其中首要的是看商业秘密是否处于保密措施之下。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如对商业秘密的存放、使用、转移各环节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等。如用人单位与员工仅约定某些信息是商业秘密,但是除了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外,并未采取任何其他措施保守该商业秘密,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轻易的获取,这种信息就不能被认定为商业秘密。当然用人单位不是国家安全部,其采取的保密措施,不可能十分严密,但只要有制度上的规定并配以人力及物力上的实际措施,商业秘密就可以成立。其次,看该商业秘密是否仍不被大众所知,如果一种信息被用人单位归入商业秘密的范围,并采取了保密措施,但是该信息已被媒体公之于众,则该信息亦不能被认定为商业秘密。

综合上面的介绍,商业秘密是一种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商业秘密怎么判断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若悠网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喜欢.点赞

人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

当前热门Hot

返回栏目>>

首页   |   声明与投诉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0 若悠网 版权所有 Ruoyo.Com